媒体中大

【南方都市报】SIFE,做公益与商业的“红娘”

稿件来源:南方都市报2012-06-11 AA29 作者:钮小雪 发布日期:2012-06-11 阅读量:

当公益界对社会创新的需求与日俱增,商业与公益的合作仍然暧昧。但在珠海,通过推广CSA(社区支持农业)的“绿野在望”、帮助失业妇女建立手工业作坊的“布艺小镇”、帮助智障人士拓宽经济来源的“美丽新灵”等项目,中山大学SIFE(Student InFreeEnterprise,大学生企业家联盟)的大学生们身体力行地证明了,借助商业的手段、市场模式可以有效支持公益的可持续发展。

5月26日,细雨濛濛中,珠海市首届有机农夫集市在康宁社区拉开序幕。一群身穿印有“中山大学SIFE”白色T恤的大学生正在社区广场挽着竹篮卖菜,推广有机种植。SIFE是一个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非营利商业实践社团(NPO),他们希望通过一系列公益性的商业项目,帮助弱势群体创造经济机会,改善社区。

“冲锋陷阵”助退伍军人再就业

“很多男生都有当战士的梦想,这也是真人CS野战最吸引人的地方。”中山大学SIFE“冲锋陷阵”项目经理吴嘉林说。

吴嘉林是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大二学生,2010年11月加入了中山大学SIFE社团。不久后,受到《赢在中国》里一期野外素拓节目的启发,他和几位同学想到了建立真人C S野战基地的点子:珠海市每年有退伍军人近千人,由于文化水平限制、长期与社会隔离的军旅生活等原因,他们很难找到合适工作,部分从事保安工作者对薪酬待遇等也不甚满意。假如利用退伍军人的军旅经历,协助他们建立真人CS野战基地,不但能解决退伍军人就业问题,也能给学生和白领提供一个休闲好去处。

说干就干。在吴嘉林的带领下,来自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商学院、理工学院等不同院系的学生们很快就成立了8人的“冲锋陷阵”项目小组,展开行动。

现年32岁的陈灿棠曾经在湖南服役,复员后做过保安等工作,在加入真人C S之前经营着一家生意境况不太好的饭馆。看到网上招聘后,陈灿棠对这一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与SIFE的学生们几次攀谈之后,他抱着尝试的心态加入了前期筹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这群学生“很靠谱”,于是便成为了首批加入项目组的四位退伍军人之一。

作为商业性公益项目,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分析直接决定着项目的成败。从2010年到2011年,“冲锋陷阵”花了将近1年时间开展市场调研并寻找合适场地。个中经历颇为艰辛,仅场地的寻找就花了8个月时间。

直至2011年11月,“冲锋陷阵”终于迎来了基地的第一批客人———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学生会的部门出游活动选择了他们,反响很不错。之后,又陆续吸引了诸如北师大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等社团和班级的参与。

在寒假期间客源不太稳定时,“冲锋陷阵”采用了团购方式吸引顾客。充满军旅气息的团队活动逐渐也成为不少企业的员工活动的首选:格力电器、珠海市乐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海地产等公司的员工集体活动都选择了他们。

如今,“冲锋陷阵”已经开始盈利,“我们希望以后退伍军人能自行运营,所以从现在开始教给他们一些市场营销和财务方面的方法与技能,以便未来原始资本逐渐撤出。”吴嘉林说,“珠海本身也是旅游城市,除了真人CS以外,我们还打算开发钓鱼、野炊等项目,希望今后能打造一个集娱乐休闲、团队素拓、军事体验于一体的军旅文化体验基地。”

淇澳岛上养“飞龙”

然而,尽管有着良好的愿景,SIFE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对于一个商业项目而言,盈利是衡量项目成功的唯一指标,但对于一个公益性的商业项目而言,成败之外,往往还有着不一样的收获。

2010年与“冲锋陷阵”同时发起的项目还有“飞龙在天”,这一项目针对淇澳岛上贫困的外省渔民,利用岛上闲置房屋帮助渔民引进壁虎的养殖技术,将壁虎销售到中药材市场以提高渔民收入。

前期调研时,“飞龙在天”项目小组走访了中国四大中药材市场之一的清平市场,他们发现壁虎的市场非常巨大,每年的壁虎缺口量在几百吨左右。近年来,药材市场中壁虎的市场价格也由每公斤40多元上升至每公斤300多元。调研之后,“飞龙在天”评估了自身的优势:淇澳岛具备天然的养殖优势,岛上的烂尾楼可以成为低价的养殖场所;同时还能依托中大生科院、药学院进行科研和研发;地处珠三角具备天然的运输优势。最后,项目小组锁定B2B市场,直接吸引企业及团体客户。

2011年春,“飞龙在天”项目成员在淇澳岛一所小学的家长会上进行了项目宣讲,并在其后选择了2名T A(T argetA udience,目标受众)重点帮扶。当年暑假,他们带着T A一起考察了河南的壁虎生产基地,学习养殖技术,并共同参与了烂尾楼的改建工作。

万事俱备,只欠壁虎南下之时,忽然来了个难题:壁虎的主要食物来源是黄粉虫,从市场购买则成本太高,只有在黄粉虫培养成功后才能开始养殖壁虎。

然而,接下来的冬天之后,黄粉虫的培养并不理想,不仅繁殖率低,还大量出现了黑软病。项目组想到向外界求助,却遭到了重重困难:网络上查询不到相关信息,广州虽然有黄粉虫的养殖基地,但同行提出参观需要付学习费,并需购买他们的种虫……最终,项目组发现,其实是珠海过高的湿度造成黄粉虫很难成活,即便是在广州,黄粉虫也没有散户养殖。

项目前前后后折腾了大半年,“飞龙在天”项目经理邵雨萌觉得很对不起T A.但意想不到的是,TA却十分支持他们,不断和他们一起调整项目方向,迎接挑战。

“SIFE很多项目都将自身定位为协助角色,在T A有意愿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开拓渠道和资源,帮助他们做得更好。而我们则是白手起家,从技术、渠道、销售、养殖都要亲力亲为,因而更为艰难。”邵雨萌说。

公益创新并非一蹴而就,很多项目的成效需要时间来证明,这也更考验了创业者们的耐心和毅力。虽然这一年来困难重重,但队友们依然收获不小。邵雨萌说,“看上去是我们帮助TA,其实也是我们自身的成长,虽然T A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愿意信任我们,始终和我们站在一起,这种纯朴和善良给了我们坚持下去的信心。同时,我们也会反思自己的角色,考虑站在怎样的位置去帮助他人。”

TA的信任给了“飞龙在天”项目组继续下去的动力,队员们又诞生了许多新的想法。“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能够走多远,但是,我们相信孩子们,”其中一位T A说。

SIFE在中国

当商业与公益相结合,这个世界会怎样?

长期以来,公益常常是反商业,反资本的,这导致公益组织过于理想化,也未能借鉴商业世界中成熟的管理经验和运作模式,错过了很多能带来“自我更新”的机会。

传统公益是做好事,而商业能把事情做好,公益与商业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希望工程创始人、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永光曾表示,“创新、效率、竞争、可持续,是青年公益创业的成功之道。”他认为,公益和商业合作将成为一种理念和发展趋势,很多公益机构需要借助商业的手段、市场的模式以保持公益的可持续发展。

每年,SIFE都会组织大学生商业项目竞赛,除了要求参赛选手在各种公益领域对社会作出贡献外,更要考验各个团队的商业运作能力,这样才可以帮助各类公益事业持续进行下去。

“SIFE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更多地去关注社会并意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通过实践SIFE项目,我们以一种独特而有意义的方式,实现着自我素质的提高。”中大SIFE珠海校区的副主席郑伟涛表示。

这种新型的公益创新创业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关注和加盟。2013年将是SIFE在中国的第十个年头,如今,SIFE在中国已经构建了遍布全国178所高校的组织网络,已累计超过120万小时的志愿者服务,开发了535个项目,在政府和赞助商的支持下,直接帮助了近38万有待需要改善生活水平的群体。

无论如何,公益创业正在成为这个时代青年人的选择方向之一,而这也是社会逐步走向多元化和更加良善的另一个通道。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