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珠海特区报】中大五院成功开展珠江口西岸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一次里程碑式的“救心行动”

稿件来源:珠海特区报 2022-05-10 第03版 作者:王帆 编辑:王冬梅 发布日期:2022-05-10 阅读量:

“以前总感觉心脏很闷,也有咳嗽,现在手术后感觉轻松了很多,手术前的很多症状都没有了。”5月9日,在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五科病床上,邓先生说起术后的感受。

就在5月4日,作为终末期心衰患者、随时有猝死风险的邓先生,接受了一场大手术——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这项手术的成功开展,让他重获新生。

中大五院副院长李中和告诉记者,邓先生所经历的手术,是珠海市乃至珠江口西岸地区的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这项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珠江口西岸地区在终末期心衰治疗方面进入“人工心脏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感觉怎么样?可以坐起来,在床上做一些康复动作。”5月9日,在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五科的病房里,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李刚教授为刚做完人工心脏植入手术的患者邓先生进行查房。处于手术后康复期的邓先生,慢慢地说着身体的感受。

时间回到3个月前,饱受心脏病痛折磨多年的邓先生,因突发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赶到当地医院就诊,但病情不见好转。随后,他来到中大五院心血管病中心就诊。

李刚介绍,在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后发现,邓先生有前降支闭塞,右冠脉重度狭窄,先天性左上肺静脉异位引流,二、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多种疾病共同导致患者心功能持续低下。

“面对患者复杂病情,单一处理其中一种病变,都不足以解决邓先生的问题,只能进行心脏移植或人工心脏植入术。”李刚说。

但是心脏移植等待合适供体的时间长,而且邓先生在等待期间,随时有猝死风险。经过综合评估后,医生决定为邓先生开展植入式左心辅助系统治疗,即“人工心脏”治疗。

为确保此次“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万无一失,中大五院医务部组织多学科进行详细的术前讨论和准备工作,并成立了“人工心脏团队”,模拟手术过程中每一个重要环节,制定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和各种应急预案。

5月4日早晨,手术开始。医院麻醉团队有条不紊地建立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漂浮导管等监测系统,为手术保驾护航。随后,李刚教授手术团队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外科戴小福主任团队同台手术。

根据术前制定的具体手术方案,医生们首先为病人实施了“左上肺静脉异位引流根治+冠状动脉搭桥+三尖瓣成形术”,确保患者心脏结构及心肌供血的正常恢复。上述手术操作顺利完成后,就到了最重要的环节——“人工心脏”植入。

主刀医生将升主动脉与人工心脏的出血管进行吻合,然后在心尖部打孔并缝合“人工心脏”的入血管,连接泵体。术中根据食道超声指标和患者的生命体征,不断调整人工心脏转速。

经过7个小时的紧张手术,邓先生的“人工心脏”正常运转,他也顺利脱离体外循环,心脏慢慢恢复跳动,生命体征平稳,手术成功。

邓先生右侧腹部皮下伸出一根电线管道,连接着的白色小盒子就是“人工心脏”的控制器和电池。在电池续航的状态下,邓先生能够像普通人一样正常生活。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看护下,邓先生术后17小时就脱离了呼吸机,整体情况稳定,神志清楚,四肢活动正常。5月7日,他从ICU转回普通病房进行后续康复治疗。

李刚教授表示,本次手术采用的是中国制造的人工心脏,是目前国内唯一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进行临床应用的安全有效装置。“这款人工心脏已经在中国、欧洲、日本获得官方批准上市,是国内的人工心脏中,唯一一款具有长期临床数据的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均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认可。”李刚说。

李中和表示,医院心血管病中心每年都会接诊大量的心衰患者,心脏移植是其终极治疗方式,但目前心脏供体严重短缺,能等到移植的患者少之又少。“人工心脏”植入术是该类患者的另一个选择,可为更多终末期心衰的患者带来福音。

昨日,中大五院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副市长张晨表示,中大五院成功开展珠海也是珠江口西岸地区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意味着本区域内相关疾病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意味着珠海诊治疑难重症的水平又有了更大的提升。

原文链接:http://zhuhaidaily.hizh.cn/html/2022-05/10/content_1212_6106975.htm

更多报道:

【南方都市报】恢复良好!珠海首例人工心脏植入2个月,患者已能自驾出行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20703699595.html?layer=5&share=chat&isndappinstalled=0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