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山大学主办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举行。与会者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者认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要坚持用正确党史观把握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准确阐述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的时代特色,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从“两个结合”的高度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从历史、时代和人民选择的必然性角度把握“两个确立”。
有效推进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时代课题。与会者认为,党和人民百年奋斗的历史是思政课教师讲好思政课的丰厚资源,要善于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实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入脑入心入行。把决议精神融入到思政课中,教材是基础,教师是关键,要讲充分、讲深入、讲透彻。
与会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刻把握学科建设的综合要素体系。一是要提高新时代学科战略,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作用。二是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涵建设。三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学术化和学科化研究,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四是强化过程管理,在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同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五是聚焦关键问题,进一步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责任和能力,以学科共同体意识塑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206/13/content_10021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