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南方日报】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产城学人融合发展助力番禺高质量发展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 2022-07-01 第ET06版 编辑:王冬梅 审核:夏瑛 发布日期:2022-07-01 阅读量: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首席专家,广东省创新战略研究会会长陈广汉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番禺以前被媒体称为“睡城”,年轻人白天驾车和坐地铁到天河、海珠、越秀上班,晚上再回来番禺睡觉。人口大规模集中流动带来的交通压力非常大,也影响了城市的生活品质。

这些年的大交通建设,通过横向与纵向交通轴线的联结成网,极大改善了番禺的出行方式和效率。陈广汉说,番禺原来的几条交通大动脉都是纵向的,譬如番禺大道、南沙港快线、新光快速、广珠高速等,后来陆续建起了亚运大道、莲花大道、兴业大道、南大干线等。南大干线东西向的主干道,串联了广州南站汉溪长隆、万博商务区、广州大学城、莲花湾等许多重要功能区,沿着这条主干道把横向的经济带打通,让广州、佛山和东莞都可以更快地联通起来、协同发展,让各种资源要素在这里会聚,从而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当番禺成为新的经济中心,居住在这里的年轻人可以就地就近上班,就不用每天大规模由南向北迁移,对整座城市来说,在创造就业、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解决了交通拥堵的大问题。

陈广汉指出,番禺本身有大学城这样一个重要的人才基地,现在又向南拓展建设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如果能把大学城和番禺的科技创新产业融合起来,把这个文章做好,就会形成新的优势。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建起来后,可以更好地利用大学城的资源,促进产城融合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把大学生都留在番禺创业就业,成为支撑番禺经济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从整个广州来看,陈广汉建议,可以充分发挥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的区位优势,依托大学城人才优势与周边产业园区的便利条件,打造创新走廊的广州引擎,引领大湾区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等城市,发挥制造企业和工业园区集聚的优势,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国家级粤港澳台创新创业基地、华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原文链接:https://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207/01/content_10024532.html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