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我国南疆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呼吸感染楼正式揭牌。这是中山大学响应中央要求,服务当地需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以传染病防治为重点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将更好地保障南疆各族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在揭牌仪式上表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为主要输出医院,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作为参与建设医院,共同建设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并按照‘1+X’的建设模式,以传染病中心建设为重点,其他学科群为支撑,共同发展,使其成为深化医改的试验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新标杆,以及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此次呼吸感染楼的竣工按下了南疆(喀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加速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戎利民介绍,“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从硬件设施完善、内涵实力强化等方面全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确保达成5-10年内全面完成医疗中心感染科学科建设,该学科位列南疆首位、全疆前列等多项预期目标。”
喀什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艾尼瓦尔·吐尔逊专员表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呼吸感染楼启用揭牌,是中山大学党委带领各附属医院积极践行家国情怀、粤喀情深的最好证明。
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王再华表示,自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在中山大学的倾力帮扶下,在广东前指的积极协调和支持下,中山大学举全校之力援助喀地一院,使医院得到跨越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步履坚定。
在揭牌仪式之前,中山大学高松校长还实地调研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并参加了座谈会。他表示,做好对口援疆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后,学校将会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援疆工作开展,希望援疆干部继续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与劲头,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全身心投入到各项支援事业中去,努力助推喀地一院按照谋划目标高质量发展。同时,也希望喀地一院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机遇,把医院建设成为影响广泛,辐射中亚、南亚地区的高水平医院,建成各级党委满意、各族群众满意的民生医院,努力守护新疆各族人民的身心健康,为新疆的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做出更大贡献。
援疆医疗队队长、喀地一院院长吴小剑介绍,在中山大学及各附属医院的倾情帮扶下,喀地一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综合实力位列全疆地州级医院第一、稳居全疆前三。广东医疗人才“组团式”对口支援喀地一院的援疆模式,亦被树立为全国医疗援疆的典范和标杆在疆内进行全面推广。
吴小剑院长代表医院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蒋小云,核医学科主任张祥松,神经外科主任王海军、副主任刘金龙,以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林天歆,超声科主任、超声科教研室主任罗葆明分别签约专家工作室合作协议并颁发聘书,标志着6位专家正式成为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的一员,将在科室管理、医疗技术、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喀地一院儿科、核医学、神外、泌尿、超声5个学科展开全方位帮扶,带动医院学科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原文链接:https://ycpai.ycwb.com/amucsite/template10/#/newsDetail/120643/40948371.html?isShare=true
更多报道:
【南方杂志】振奋!中山三院输出建设的南疆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呼吸感染楼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