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南方日报】中大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洪波:培育系统工程总体性人才

稿件来源:南方日报 2023-03-03 作者:陈洪波 编辑:王冬梅 审核:满意 发布日期:2023-03-04 阅读量:

开栏的话:

从中国共产党中山大学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至今5年来,中大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大力改革发展,综合实力倍增,稳步进入国内一流大学方阵前列。

俯仰百年,山高水长。走向世界一流前列的中山大学,正在承担更多使命担当,为“再造一个新广东”贡献更多力量。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与中山大学联合推出“追求卓越 迈步前列——中大这五年”栏目,讲述精彩故事,展示中大新貌。敬请垂注。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育创新型人才。中大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自2018年成立以来,坚持“四个面向”,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始终把科研育人作为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路径,着力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厚实基础优势,不断拓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探索形成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三位一体”工作格局,竭力推动科研育人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被动获取到主动争取的转变、从师徒传承到伙伴合作的转变,从科研为利到家国情怀的转变,培育“忠诚、奉献、大局、系统、严谨、包容”的系统工程总体性人才。

学院本科生100%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研究生100%参与到服务国家战略的重大项目,全院超过30%人次参与各类科研竞赛。在“金海豚”杯算法挑战赛总决赛、谷歌挑战赛、智信杯、启智、数学建模等国内外大赛上屡获佳级,多名学生在“IEEE国际无人系统大会”等获奖。长征四号乙系列运载火箭的智能化和自主化升级项目圆满成功,合作单位专门向学校发送感谢信。

学院将价值塑造摆在首要位置。学院始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心怀“国之大者”,服务“国之大者”,注重将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深度融合,涵养学生科研报国情怀。学院联动优势师资力量,举办学科特色的讲座活动,开展学术沙龙;组织学生前往航天发射现场观摩,开展情景教学;设置大国工匠“榜样的力量”事迹专栏,定期推送“学子风采”,传播科学家求学治学精神,激励学生在科研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报效国家。

学院将兴趣激发放在育人前端。学院始终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驱动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最显著因素,在科研育人环节中注重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学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由学生结合科研兴趣双选匹配导师,导师同学生一起商讨制订学习计划,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陪同学生开展课外科研训练或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形成教务、学工、导师联动的工作机制。探索推动科研育人环境下的师生关系从“师徒传承”逐步向“伙伴合作”转变,学生科研兴趣得到较大提升,学术自信得到有效激发。

学院将团队协作作为科研育人必要环节。学院始终将“团队协作”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系,将科研训练、课题攻关、科研竞赛等都以团队形式参与,科研团队已成为学院科研活动中的基本单元。学院建立复杂网络与体系工程团队、空天智能无人系统研究团队和网络信息系统工程团队,全体学生参与到大团队当中。学院成立以来,先后组建100多支队伍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2022年组建15支队伍参加各类学科竞赛,11支队伍荣获名次。

学院将打造实训平台作为育人强力支撑。学院充分发挥中山大学多学科厚实基础,推动学科特色人才培养重大项目纳入广东省“十四五”发展规划。依托中山大学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中山大学—南油控股空海系统联合创新研究中心等平台开展科研实践,与海格通信、数字广东、小鹏飞天等建立交流研讨渠道,成功承办2022年第五届IEEE国际无人系统大会、第十届C4ISR技术论坛、因果推断与评估学术论坛,为学院人才培养进一步打开空间。

成立4年多来,学院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已有的两届毕业生升学就业落实率达100%,升学去向包括北京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就业去向包括国防工业部门、南方电网等在内的政府部门和国企事业单位,腾讯、网易、字节跳动等头部互联网公司,以及华为、小鹏、大疆等优秀民营企业,就业质量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继续坚持和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面向”,积极发挥好“小核心,大协作”作用,以科技协同创新推动特色人才培养,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和需求牵引的科研体系,打造总体性人才培养国家级示范基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整理】汪祥波

原文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3/03/c7416999.html?specialTopicId=7416999&enterColumnId=0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