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利佳瑶)中山大学积极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历时五年建造成一艘自己的科考船——“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为做好科考船管理、运维和海洋科学考察组织,学校于2021年4月22日成立校级科研平台“海洋科学考察中心”,挂靠大气科学学院,负责“中山大学”号科考船的运行管理。大气科学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引领作用,于同年8月成立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党支部,由杨清华教授担任支部书记,蓝明华船长等三名业务骨干担任支委,目前共有党员8名,入党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3名。支部坚持党旗引领,切实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与战斗力,围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使命,砥砺奋进海洋事业新发展。
筑牢思想根基,创建学习型和研究型党支部
支部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在科考中心设立党建图书角,并制定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读书分享计划。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系列重要论述,广泛调研、深入思考。积极学习船舶先进管理经验,结合我校海洋学科群建设的实际,努力形成有“中山大学”号特色的运营模式;积极探索“中山大学”号的人才培养机制,让中大学子亲近大海,探索大海,感知大海,把“中山大学”号变成培养学生“学习力、思考力和行动力”的移动课堂。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党支部以“中山大学”号科考船党建工作创新模式为题,申报中山大学2022年度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并获批立项重点课题。
建设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新时代战斗堡垒
推动“党建+深蓝”模式,以航次、科普教育、人文关怀三个维度的深度融合为主线,打造支部工作亮点。
“党建+航次”,让党旗在科考一线高高飘扬
贯彻“支部建在航次上”的特色,学院党委审批组建每一航次的临时党支部,由科研骨干担任支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鲜红的党旗引领下,“中山大学”号科考船时刻展现出坚定的政治立场。
在科考作业最难的地方、最苦的时候,贴上一面鲜红的“党员先锋岗”旗帜,激发科考队员的昂扬斗志,攻坚克难,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中山大学”号工作风采
此外,临时党支部开展丰富的海上组织生活,活跃了航次气氛,增强了全体参航人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特色活动包括入党宣誓、海洋强国战略理论研习、“摇摆课堂”海上科普报告等。在“中山大学”号科考船的6个航次(段)中,“摇摆课堂”已累计开展76场讲座,覆盖了大气、海洋、海底、生物、地质、医学等多学科领域,资深教授学者、技术专家、博士硕士研究生等纷纷分享个人研究成果,不同学科的思想在浩渺碧波上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摇摆课堂”海上科普报告
“中山大学”号海上党课
重温入党誓词
“党建+科普教育”,培育蓝色梦想
支部走进中小学开展海洋科普活动,先后于2022年3月9日、5月19日在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珠海市第一中学开展“海洋强国梦”主题党日活动,大气科学学院韩博副教授、杨清华教授分别做专题讲座。联合广州市电视台拍摄系列海洋科普慕课,联合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开展深蓝大讲坛,联合珠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开展“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全国科普日活动,让广大民众进一步认识海洋科考,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热爱海洋、向往海洋的种子。
杨清华教授作“南北极科学考察见闻”专题科普讲座
“党建+人文关怀”,一枝一叶总关情
支部高度重视科考船的精神文化建设,2022年6月联合中山大学图书馆党支部筹备建成中山大学海上图书馆,现收藏有纸质文献近2000册,电子文献80000余种。同时,在科考船上设立“中山大学海洋科考与研究历史”专题展览,展陈《中山大学新校舍记》《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海洋学纲要》等珍贵史料。
联合中山大学图书馆党支部建成中山大学海上图书馆
支部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及时向在科考船辛勤工作的人员送去慰问。学院院长董文杰和海洋科学考察中心主任于卫东与船员共度除夕;2022年2月3日大年初三邀请涉海学院院士和领导、老师登船慰问;2月15日元宵节,校党委陈春声书记带队登船慰问,为春节期间仍坚守岗位的全体船员送去温暖礼包。9月8日,在教师节与中秋节“双节”来临之际,校工会、学院党委领导向高温户外作业科研人员“送清凉”并致以节日问候。
支部关心船员日常生活,把船员生活所需时刻放在心上。2022年农历新年前夕,联合珠海校友会为船员义剪,让船员以良好精神面貌过新年。8月13日,联合光华口腔医学院党支部开展“爱牙护齿”宣教义诊服务,为船员检查口腔情况,解答健康困惑。
联合珠海校友会开展船员义剪活动
联合光华口腔医学院党支部开展“爱牙护齿”宣教义诊服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支部将充分发挥“中山大学”号作为国内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的优势与特色,当好国家新征程路上的行业标杆,将“中山大学”号打造成培养涉海学科学生“学习力、思考力和行动力”的移动课堂典范,为海洋强国建设迈向新台阶贡献力量,向国家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注入磅礴精神动力。
文稿终审:大气科学学院 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