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聚焦研究生教育,全面提升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生命科学学院召开2023年春季全体教职工大会

稿件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5-22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杨晓玲)5月7日,生命科学学院2023年春季全体教职工大会在贺丹青讲学厅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研究生培养,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六大主攻方向负责人及130余名教职工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张斯虹主持。


大会现场

黄军就副院长(主持工作)首先传达了高松校长在学校春季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精神。他指出,高松校长的报告回顾了过去几年中山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成就,探讨了培养引领未来的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思路与措施,并为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稳步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工作路径。他强调,全院要贯彻落实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使命、新要求,明确研究生教育在新时期培养引领未来复合型高层次生科创新人才的战略地位,探讨推进学院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举措,为推动生命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贡献“中大生科智慧”。

肖仕副院长作了题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报告。他强调,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是国家长远发展大计,是教育常规战略的重要支撑,要心怀“国之大者”,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全面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他总结了近几年学院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情况和培养成效,并通过分析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过程管理、学术交流、科教融汇等,提出了学院研究生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拟采取的举措。他指出,学院研究生培养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培养具备“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引领未来生命科学的创造型人才。要创造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营造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强化“0到1”原始创新能力,在德才融通、师生融洽、科教融汇的育人环境下,构建现代生命科学人才培养新高地。

刘徐兵院长助理以《研究生培养方案完善与质量提升》为题作专题报告。他结合研究生调研结果分析,介绍了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案、过程管理、学术交流、招生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困境,并就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度融合发展、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培育、研究生过程培养改革、研究生申请延期等具体问题提出了改进方向、思路和举措。

崔隽副院长以《整合科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讨论》为题,重点介绍了新获批的“整合科学”专业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整合科学专业将充分发挥我校传统学科优势,实现数、理、化、生、信的有机整合,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跨学科创新性科研人才。他强调,全体教职工要凝心聚力,集思广益,共同做好整合科学这一新兴专业培养方案设计和实施,为数理化生及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李庆泉副书记以《坚持立德树人,助力研究生成长》为题作专题报告,重点介绍了学院研究生学生工作整体情况、研究生就业等情况。他表示,学院将继续加强与研究生导师的沟通,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心关爱学生,丰富课余生活;加强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广开渠道,形成合力,共同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

教师引进与发展中心主任邝栋明教授和校友事务中心主任项辉教授分别就目前学校人事人才相关政策、学院校友工作作专题汇报。

学院党委纪检委员曹永长教授以《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题,面向全体教职工开展警示教育和保密教育。

大会报告之后,学院六大主攻方向及公共仪器共享平台组织团队成员,围绕春季工作会议精神、研究生培养及整合科学等展开热烈讨论。在研讨成果汇报环节中,大家介绍了各方向传达学习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及交流研讨的基本情况,并就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研究生过程培养和考核体系、研究生延期申请、导师退休后的研究生培养保障、如何发挥公共平台重大支撑作用等提出了各自的规划、建议和举措。

与会人员合影

最后,张斯虹书记作总结讲话。她指出,提高研究生自主培养质量,造就引领未来的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是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使命和职责。学院研究生教育的主线是“面向未来、提质增效、守住底线”。一要进一步聚焦四个面向,做好研究生教育的顶层设计,凝练学科方向,加强有组织科研,要从自由探索为主向重大问题导向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并重转变。二是团队建设要追求“顶端、优势、特色”,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以团队优势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和拔尖创新人才。三要充分理解预聘-长聘制度的优势,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持续发力,为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师资资源。四要严格过程管理,重视建立导学团队,和谐导学关系,切实推动学院研究生教育提质增效。

文稿终审:生命科学学院 张斯虹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