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高松校长为师生讲授专题党课

稿件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吴立坚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6-10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6月10日电(记者吴立坚)5月29日,围绕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高松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题,为广州校区南校园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代表讲授专题党课。高松校长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并结合今年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履职经历,勉励中大青年积极投身推动高等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实现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出新的贡献。


高松校长在南校园为师生讲授党课(党委宣传部 肖遥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讲座开始,高松校长结合自己对人大工作学习和参会见闻感受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概述、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与运行方式、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及人大常委会的情况四个方面,高松校长用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案例生动阐释了人民大会制度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造福于人民,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富有启发的专题报告。

课堂上,高松校长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渊源、内容、创造性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梳理和分析,带领大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大工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认识到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

高松校长详细梳理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着重介绍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核心内容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解读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与运行方式。简而言之,人大工作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立法,二是选举决定,三是监督,四是代表工作。

高松校长还以自己参加今年全国人大会议的经历,分享了现场参会的真实感受:一是法律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二是人大会议程序严谨规范,人大代表全过程积极参与;三是代表工作不断加强。高松校长勉励同学们积极投身推动高等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实现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作出新的贡献。

师生认真听讲(党委宣传部 肖遥 摄)

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翔实的数据,丰富的案例,以及高松校长通过亲身履职经历的讲述,让同学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代表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入和明晰的印象。

“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优越性,才深刻明白其历史必然性,对党的领导下中国会走向更好的未来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中共党员,物理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郑雅芹说。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肖汉臻表示,听了高松校长的讲授,自己对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且更加坚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021级本科生徐雄滔说:“高松校长讲授的这堂思政课,是理论与校长亲身实践的紧密结合,拉近了原本与我们相距甚远的人大工作的距离。让我们更有信心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5月31日,高松校长还来到东校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题,为本科生讲授思政课。

文稿终审:党委宣传部 黄艳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