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彭福祥、章智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百姓健康需求为导向,持续改进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与三明市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是中山一院落实中央和国家医改精神、加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共建以来,中山一院通过医教研管理全方位的合作,助力三明市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三明一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多学科联合救治 远程会诊显神威
今年4月初,一名分娩期间不明原因发生心衰的产妇从县医院转入三明一院ICU,神志昏迷、病情危重。中山一院驻点产科专家、三明一院副院长(挂职)刘斌闻讯即邀请当时在三明讲学的心内科柳俊教授到ICU联合救治,通过调整药物纠正恶性心律失常、稳定生命体征。考虑患者病情疑难危重,当即决定连线中山一院开展多学科讨论。中山一院影像科冯仕庭教授、王霁胐医生通过阅片,首次诊断出多发性大动脉炎,揭示了产妇发生心衰的病因;重症医学科陈敏英教授、唐白云教授、陈传希教授,风湿免疫科杨念生教授,产科罗艳敏教授、蔡坚教授对产妇的救治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指导。中山一院驻点三明一院ICU科王凌雁教授根据远程会诊意见指导组织抢救。产妇病情危重期间,刘斌教授每天组织联合查房并协调各专科为产妇救治创造条件。经过50多天的治疗,产妇于5月底出院转入当地医院继续康复治疗。
中山一院专家诊治心衰病情危重产妇并开展远程多学科会诊
开展合作共建以来,中山一院通过床旁远程相结合,对疑难、危重病人积极开展多学科联合救治,发挥了中山一院“国家队”强大的综合实力,构筑了立体化、同质化、动态化的全流程诊疗保障体系,使三明一院住院患者外转率不断下降,极大地提升群众就医效果和服务体验。今年4月底,三明市委书记黄如欣到访中山一院,高度评价了中山一院对三明市医疗质量提升的贡献,并强调加强远程医疗的重要性。即将启用的5G远程医学平台,将成为中山一院-三明一院加深交流,扩大诊疗服务半径,提高三明诊疗水平的强大助推器。
用心用爱用技术 诊疗水平上台阶
2022年10月以来,中山一院共派出驻点专家11名,柔性帮扶专家54名到三明开展工作。通过门诊、查房、手术、病例讨论、多学科会诊等,直接为2500多名患者提供诊疗服务。此外,积极组织开展“名医名家三明行”活动,走进宁化、清流、将乐、尤溪等县,开展义诊340余人次,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46人次,学术讲座8场次,手术带教1台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百公里之外的县域百姓“零距离”共享国家级医疗服务,并帮扶提升县级总医院临床专科建设。
中山一院专家赴宁化、清流、将乐、尤溪等县开展义诊活动
近一年来,中山一院专家在三明一院开展了运动心肺功能测定、冠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QFR、冠状动脉内震波球囊技术、ERCP+胆道直镜、ECMO(体外膜肺氧合)、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重症颅脑术后的多模态监测、缝匠股股皮瓣转移修复术、内镜下人工听骨链重建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早孕期非整倍体血清学筛查等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三明地区空白,不少原来需到外地就医的疑难病症患者在本地就能得到高质量诊治。
传授多院区管理模式 助力生态新城院区建设
今年7月25日,三明市第一医院生态新城院区正式启用,这是三明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也是三明一院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重要载体。新院区建设和多院区管理是三明一院、也是不少地市级医院遇到的共性问题,而中山一院具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今年3月中旬,三明一院派管理骨干到中山一院南沙院区系统学习新院区启用筹备经验。4月16日,中山一院南沙院区刚启动半个月,祁少海副院长就带领基建、后勤等业务骨干到三明一院进行实地指导,传授了大量实践经验。此后,三明市第一医院生态新城院区建设和搬迁工作按下了“加速键”。
祁少海副院长一行到三明一院生态新城院区指导建设和搬迁工作
7月5日,三明市第一医院生态新城院区建设进入收官阶段,祁少海副院长、南沙院区刘秋生副院长再次带队到三明指导建设和搬迁冲刺工作。专家组深入一线实地察看了新城院区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详细了解院区建设、信息化、设备进场情况等,并进行细致的巡检工作。“76天前,这里还是一个工地;76天后,这里已经像个医院”,三明一院同行的一句话,道出了新院区建设的艰辛,更道出了中山一院对三明无私的、全方位的、倾尽所能的帮扶情怀。
建立青年学苑 构筑学习型团队
在中山一院驻点专家的积极倡导和努力下,三明一院成立了青年学苑。青年学苑是团结引领青年同道的平台,也是三明市医学同行对接中山一院优质医学教育资源的重要桥梁。截至目前,青年学苑共开设了产前诊断、影像医学、临床研究等10个工作坊,陆续邀请专家授课70场次,市第一医院及各县总医院受益人群达到9900余人次。
今年5月,应三明一院所需,青年学苑开设了“国考”提升专题线上培训班,邀请中山一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子莲,副院长张弩、质评处处长张武军等专家为三明一院中层干部开展了12期国考和医务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并对三明一院国考成绩进行了针对性分析,旨在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内涵建设,提高三明一院院国家绩效考核成绩。
青年学苑开设“国考”提升专题培训班
今年7月14-16日,中山一院与三明市医学会、三明市第一医院共同承办了2023年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产科指南与进展巡讲三明场活动,邀请了全国围产医学著名专家学者为闽中西北地区产科医师进行理论授课、基层病例剖析和实操培训。这是该活动第一次走进闽中西北地区,提升了基层医疗规范执行水平,促进了学术交流。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产科指南与进展巡讲三明场活动
在中山一院专家的引领带动下,三明一院医疗、护理、教学、管理队伍学习氛围明显提升,学习型团队建设初见成效。经过精心组织和全方位教学,三明一院代表队在2023年福建医科大学本科生临床技能模拟竞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优秀组织奖和8个单项第一名,是继2022年取得历史性突破成绩后的再创佳绩。以青年学苑为主要抓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促进三明市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临床思维不断开拓,推动三明市第一医院学习型人才团队建设,为三明地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国家队,更好的服务三明百姓。
专家“健康面对面” 医防融合谱新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为提高三明地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建立“疾病预防、医疗救治、健康管理”三位一体的医防协同融合服务新模式,刘斌副院长组织医院宣传科、公共卫生科积极对接三明市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开设健康专栏,邀请中山一院专家开展健康科普宣教。
迄今为止,中山一院已有14位专家登上三明电视台、健康三明微信平台、三明市第一医院微信平台、三明市第一医院视频号等为老百姓普及健康保健知识。针对老百姓感兴趣的“新冠疫情后生殖健康和备孕相关问题”“体外反搏”“幽门螺杆菌感染”“耳朵疾病防治”等相关健康知识的科普视频已播出35期,浏览量达86304,并通过医防融合网络直播平台,将专家科普视频推送至各县域基层医院。
中山一院专家受邀参加“健康面对面”,为三明百姓讲授科普健康知识
中山一院专家还积极推进健康科普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心内科李怡教授、妇产科刘斌教授、急诊科叶子教授、黄应雄医生受邀到三明市图书馆、三明市第二中学、列东中学等开展科普讲座活动,讲授冠心病、孕期保健、心肺复苏、AED使用、烧烫伤自救、海姆立克急救等知识,并赠送了中山一院专家编写的《医万个为什么》《医病医身医心》《学生校园安全自救三十六计》等健康科普书籍,主动推进健康三明建设,提升慢病患者健康管护知识水平和急救自救水平。
中山一院专家走进校园为学生讲授科普健康知识并赠书
党建引领共建 造福三明百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要求“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中山一院党委和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与三明市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工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共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开展主题教育并指导三明合作共建工作,以优质医疗资源造福三明百姓。
举办“名医名家三明行”活动
中山一院积极探索“党建+合作共建”模式,依托三明市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建立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中山一院帮扶专家与三明一院党员赴宁化长征纪念馆、将乐常口村、沙县俞邦村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学史增信凝心铸魂,提高政治站位,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实干担当为民造福,推进三明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文稿终审:附属第一医院 骆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