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闻

首页 > 科研新闻 > 正文

杨廉平团队:社会规范反馈对抗生素处方行为的影响及关键技术特征

稿件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编辑:谈希、王冬梅 审核:满意 发布日期:2022-12-30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曾颖超、石林)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杨廉平团队在感染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 (IF=71.421)上发表了题为“Effects of social norm feedback on antibiotic prescribing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in behaviour change techniques: a mixed-methods systematic review”的综述性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社会规范反馈(Social norm feedback, SNF)干预抗生素处方行为的有效性及其行为改变技术(Behavior change techniques, BCTs)的关键特征。该论文由公共卫生学院杨廉平副教授为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曾颖超和石林为共同第一作者,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是第一完成单位。

细菌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于2014年首次发布的全球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报告称:如果不对抗菌药物滥用采取措施,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在面对细菌感染时将会陷入无药可用的境地。此外,抗生素滥用还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自限性疾病的卫生服务需求,以及增加疾病的经济负担。目前抗菌药物滥用被认为是驱动AMR发展的重要因素。行为科学(Behaviour science)可以成为纠正抗生素不合理处方行为的重要工具,国际学者也越来越认可基于行为科学理论进一步改善医生临床处方用药行为的重要价值。其中,信息反馈干预中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种策略是社会规范反馈。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具有强烈的群体专业文化氛围,偏离团体常态的医疗行为往往会被视为“不称职”,这种文化给SNF干预的实施提供了温润土壤。然而,影响医生抗生素处方行为的因素十分复杂,尤其是在基层医疗保健机构。SNF能否有效减少医生的抗生素处方行为,SNF对优化医生抗生素处方行为的效果有多大,SNF干预的成功实施受哪些因素影响,以及SNF干预设计与成功实施具有哪些关键技术特征等问题亟待明确。

该研究纳入了23篇使用同行比较对医生进行抗生素处方反馈干预的实证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规范反馈可以有效降低医生4%的抗生素处方,且在社会规范反馈设计中关键的行为改变技术是"feedback on behavior"与"social comparison"。研究发现“Information about health consequences”,“Adding objects to the environment”和“Instruction on how to perform the behavior”是SNF中较有应用前景的行为改变技术。


图1 纳入的所有研究中使用的行为改变技术(BCTs)


该研究运用了Cochrane协作网EPOC(Effective Practice and Organization of Care)组的方法学收集与社会规范反馈干预同期开展的其他配套措施。同时,分析了社会规范反馈干预成功实施的关键机制,收集使用社会规范反馈干预的文献所涉及到的BCTs编码,并且计算了BCTs有效比率。在纳入的所有研究中,都同时包含了"feedback on behavior"与"social comparison"这两种核心BCT,在SNF使用的干预包中发现BCT编码为“Information about health consequences”的SNF干预的有效比率最高(Effective ratio, ER=13),其次是“Adding objects to the environment”(ER=9)和“Instruction on how to perform the behavior”(ER=9)。


图2 社会规范反馈干预中BCTs的有效比率(ER)


Meta分析显示SNF可以有效减少医生的抗生素处方行为,总体率差(RD)为4% (95%CI: 3%-6%, p<0.0001)。干预设计的对象(医生vs医疗保健机构)、干预方式(电子邮件vs实体信函)、干预手段(模糊排名vs精确排名)、干预反馈频率(每月vs每季度)均可能对SNF干预效果产生不同的潜在影响。


图3 SNF干预对医生抗生素处方行为影响的随机效应森林图


总的来说,SNF是减少医生抗生素处方行为的具有很大应用前景的策略。SNF设计通常使用多种BCTs成分,研究结果显示BCTs编码使用数量的多少并不会影响到干预的效果,但使用的BCTs种类可能是SNF实施成功的关键,如告知不当抗生素处方的健康结局,以及指导如何合理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等。此外,该研究还发现SNF与多种干预策略联合开展时,SNF干预效果可能更加明显。

多耐药细菌的迅速传播意味着我们无法预防或无法治疗的日常感染和疾病越来越多,现有的抗微生物治疗药物正逐渐失去其效力;与此同时,新型抗生素的研发正处于历史的最低水平,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优化抗菌药物使用来保护其有效性。抗生素耐药的紧迫性、全球性和生态性表明:在抗微生物药物耐药的严峻形势下,具有低成本、速度快、实施范围广泛的SNF抗生素管理策略,对各国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创新性管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72074234)、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批准号:CMB-OC19-337)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S1473-3099(22)00720-4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