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张硕辰
11月18-19日,学校在深圳校区召开2023年秋季工作会议,围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这一专题展开深刻讨论,为学校文、理、医、工、农、艺各个学科下一阶段科研工作的开展鼓足了干劲、指明了方向。会议提出,各个学科虽然在学科属性上不同,研究领域各异,但是在推进自立自强、服务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上都有着共同使命。作为学校经济学科的建设单位,近年来岭南学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凝心聚力,扎实落实好学校关心重视的各项办学工作,为讲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故事、服务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助力人才高地建设,培育卓越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没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学校党委的指导支持下,学院于2023年10月聘请赵昌文教授成为中山大学吴小兰讲席教授,这也是学校首位讲席教授,高松校长向赵昌文教授颁发聘书并对学校经济学科发展提出了新期待。2022年以来,学院引进“百人计划”教授1位、副教授1位、助理教授4位;引进长聘教授2位、预聘助理教授1位;晋升5位教授、7位副教授,另有1位教师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未来学院将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深入研究“预聘-长聘”制度,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推动高水平科研工作的开展铺垫好重要人才基础。
二是深化学科平台布局,服务国家治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了让学院有能力在事关党和国家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学院始终致力于打造高端学术平台的建设,依托岭南学院建设的“中观经济学与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数据科学实验室”在2022-2023年先后获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平台聚焦“政府和市场管理”“数字经济”等领域,学院提供办学空间支持与人员支持,协助组织各类学术活动,确保平台发展行稳致远,助力平台努力为国家与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智力服务,力争在未来能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专业智库。
三是做好拔尖人才培养,开拓学生国际视野。作为学校经济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建设单位,学院深刻认识到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不断研讨优化基础学科拔尖人次培养机制,先后制订了《中山大学“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学生考核、动态管理方案》《岭南学院拔尖班出国交换资助办法(试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拔尖班优秀学生奖学金评选办法》等办法,助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为了检验培养效果,进一步开阔学生们的国际视野,学院将拔尖班学生推荐去到挪威经济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参与交换生项目,鼓励大家与其他国家同学展开学术交流与研讨,要能够将所学知识与中国经济问题结合起来,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四是研究优化激励机制,引导师生投身主业。科研创新离不开科研治理体系的完善。近年来学院先后研究修订了《岭南学院科研绩效管理办法》《岭南学院基金管理方案暂行条例》等重要激励性制度文件,在科研评价方面突出质量导向,鼓励广大教师投身经济学科研究,力争产出服务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成果。此外,学院每年都会面向院内广大教职工评选“杰出教学贡献奖”、“杰出科研贡献奖”、“杰出管理服务贡献奖”,充分肯定广大教职员工在科研与管理服务上所作出的努力,予以表彰奖励。
踔厉奋发,扬鞭奋蹄。岭南学院将认真学习贯彻2023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为建设国内一流经济学科、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而不懈努力,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而贡献出更多岭南力量。
文稿终审:岭南学院 黄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