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惟实励新,笃行致远,服务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建设

稿件来源:艺术学院 作者:彭建楠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12-18 阅读量:

中山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彭建楠副教授

中山大学2023年秋季工作会议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主题,明确指出了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路径,彰显了中山大学的时代担当与使命愿景。11月29日上午,艺术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党委会会议、党政联席会会议传达学习学校2023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11月30日下午,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传达贯彻学习学校2023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探讨如何服务于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科研工作,保护国家文化传承,推动广东音乐发展。

近年来艺术学院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惟实励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校美育创新实践,整合艺术理论、创作和表演研究,提升文化创新传承和社会服务能力,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建设贡献中大力量。

第一,学院按学校美育建设统筹布局,积极推进做好美育相关工作,提升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和专业实践能力,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学院建设分层次、多类型、学科化的美育课程体系,2022年覆盖三校区五校园共开设47门次本科生通识课,并启动研究生美育公选课的教学工作,首批在三校区五校园开设12门。2022年,本科音乐表演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两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课程,四门课程入选校级一流课程,学院教师在学校第十届教师教学竞赛中获文科组二等奖一项、优秀奖两项。学院积极搭建多元化艺术实践平台,组织各院系师生参加中央电视台《音乐公开课》《风华国乐》等节目录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重要艺术类赛事,2022年共获国内外奖项31项,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时代精神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第二,学院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提升创作、科研源动力。学院围绕国家、区域文化艺术需求和发展前沿,配置高标准、高质量的文艺项目。学院牵头完成“中山大学红色三部曲”系列剧目的创作排演,2023年重点创排红色三部曲之校园歌剧《奋斗的岁月》,以舞台形式传承校史文化红色基因,展现中山大学师生投身科教事业、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努力奋斗的精神品格。学院教师团队推出《风雅薪传》《乐府新声》专辑,对中国诗乐进行系统研究与现代性创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学院牵头开展校园原创歌曲大赛项目,展现中大学子创作能力和时代风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学院通过打造系列原创品牌,创建教育、表演、创作和人文交流协同创新团队,形成本学科研究特色。

第三,学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进行跨学科领域交叉与融合。在“新文科”建设语境下,艺术学科向科技、政治、经济、文化及哲学等更广大的知识领域迅速开放、延伸,跨学科研究是艺术学科迎接未来挑战的重大命题。学院建设与跨学科研究方向相适应的多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积极探索“艺术与人文”,“艺术与科学”等前沿研究领域。学院与大气科学学院科研团队合作,共同参加第二届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创新大会(The Sustainability Research & Innovation(SRI)Congress 2022),将应对气候挑战的倡议带入文化、艺术的最前沿。学院探索音乐、绘画等艺术媒介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与我校多家附属医院,心理学系等开展科研交流,“小林漫画”入驻附属第三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对癌症病人的心情和心理状况进行积极干预,相关临床实践研究已取得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

惟实励新,笃行致远,学院将持续认真学习贯彻2023年秋季工作会议精神,凝聚人才力量,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推进跨学科交流合作,整合优秀文艺精品,搭建文化创作特色平台,力争打造大湾区艺术与美育教育的重要高地。

文稿终审:艺术学院 张哲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