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江清浩
11月19日,中山大学2023年秋季工作会议在深圳校区召开。高松校长作了题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国家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大会报告,明确了推进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机遇、路径、理念以及措施,强调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接好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附属第七医院坐落于深圳市光明区,正处于光明科学城的中心地区,主动与光明科学城深入对接,对于医院科技创新,勇立行业潮头具有重要意义。光明科学城聚焦信息、生命和新材料等领域,推动研究型高等院校和研究型医院建设,将落地一系列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包括中能高重复频率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鹏程云脑III、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合成生物研究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精准医学影像大设施等。这些都为医院科技创新提供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舞台。医院必须融入光明科学城创新体系,加强与科学城内的研究机构、科学基础大设施、创新企业等对接合作,才能产生更多引领医学学术前沿的研究成果。
附属第七医院坚持医教研产协同发展,以临床为导向,致力建设源于临床、服务临床的开放式医学科研大平台,自创建以来就高度重视科研团队、科研设施和科研平台建设。建立了“首席科学家+领军人才+中青年骨干”架构的专职科研人员梯队,引进专职科研人员181人。获批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1个、深圳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成立心肺复苏研究所和器官医学研究院,落地诺奖科学家实验室2个。开业5年来,累计获立项纵向科研基金527项,其中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2项,稳居深圳市医疗机构前列;已被列为深圳市研究型医院,科技竞争力不断攀升。
经过5年多的创业发展,医院已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基础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与此同时,医院高度关注光明科学城建设,已与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贯彻落实秋季工作会议精神,附属第七医院可从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建立与光明科学城的深度对接,推进医院科技自立自强。
对接光明科学城,培养交叉型卓越医学科技人才
作为中山大学第七临床学院,附属第七医院坚持“三基三严三早”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在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的同时,让医学生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科研、早接触社会。医院拥有丰富的临床师资和临床技能培训设施,也有完善的科研平台,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秋季工作会议报告指出,“学生交叉融合不断发展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特点”。光明科学城拥有一批顶尖的科研设施,落地了一批顶尖的物理、工程、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学家。通过加强与光明科学城对接,发挥医院临床优势和光明科学城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促进交流交换和联合培养,可为学生提供更多跨学科学习平台和交流机会,培养交叉型卓越医学科技人才,为医院科技自立自强注入新动力。
对接光明科学城,推动医学科技重大项目合作
2023年11月21日,深圳医学科学院正式宣告成立并落地光明科学城,新晋中国科学院院士颜宁担任院长。该院重点聚焦重大疾病防治、国际前沿医疗技术、可持续发展健康研究领域,主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临床及转化研究、公共卫生研究,推动研究转化、工程化及产业化全链条创新。作为落地光明的深圳区域医疗中心,附属第七医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聚焦疑难病症诊治和科学研究,在临床实践、临床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医院成立了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累计已立项336个临床研究项目;已成功申报深圳市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外科)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资助1000万元;今年11月,医院获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项目27项,立项金额1820万元。未来,医院将发挥在临床研究上的优势,与深圳医学科学院开展更加广阔的合作。此外,在材料基因组、合成生物、脑科学和精准医学影像方面,医院也将积极探索临床研究合作,落地更多医学科研大项目,推动医院科技自立自强取得新突破。
对接光明科学城,推动落地医学研究成果转化
秋季工作会议报告指出,“科研创新要关注科学价值,也要关注应用价值”。医院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最终要落地在临床诊疗技术突破上,体现在服务人民健康的能力提升上。医院当前科技成果转化还处于初期阶段,累计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仅9项,转化金额仅130余万元,成果转化意识不强、机制不成熟;成果转化停留在单纯的项目成果转让层面。未来,医院在理顺成果转化制度机制,围绕临床需求提高技术攻关能力方面大有可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是最早开展市场化改革的地方,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光明科学城重点布局生命科技,将会有大量的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落地,承接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医院将探索成果转化新机制,发挥临床研究优势,积极推动新材料、新器械、新药物的临床试验,推动落地更多医学研究成果转化落地,为医院科技自立自强打开新局面。
作为深圳市研究型医院,附属第七医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积极对接光明科学城,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将医院打造为区域领先的医学研究和转化中心。
文稿终审:附属第七医院 陈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