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领悟重要贺信精神,激活院系治理能力

稿件来源:发展规划办公室 作者:张硕辰 编辑:吴立坚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5-01-07 阅读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提到,希望中山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2024年秋季工作会议上,学校党委朱孔军书记也在讲话中强调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即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院系是学科建设的主体,要想实现“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优势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这一奋斗目标,必须要让院系拥有源源不断的奋斗热情与动力,能够主动作为只争朝夕,让更多有着担当精神与使命感的院系成为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高松校长的报告提及了“院系强体、激发活力”这一内容,站在发展规划办公室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的工作视角来看,如何实现“为院系赋能”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激活院系的治理能力,才能让院系有足够的能力接得住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任务,让院系真正达成“强体”这一目标,成为大学高速发展的中流砥柱。目前来看,院系至少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高能力,力争早日实现“强体”目标。

一是做好学科自主分析。院系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所支撑建设学科的发展状况,才能够扎实制订出务实合适的事业发展规划。通过与国内外对标高校在关键办学指标上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出自己的短板,进而凝练好本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形成提升学科水平的重要举措。目前的学科分析工作主要由发展规划办公室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负责,所分析的维度较为宏观,对具体学科的指导尚不充分。未来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将面向院系党政管理同事适当开展有关培训,让每个院系都能够聚焦本单位重点建设的学科作更深层次的分析,深度激发出各院系面向未来事业发展的建设思路与建设灵感,力争为各院系的“十五五”规划顺利编制提供重要参考。

二是学好国家政策文件。在院系一定少不了许多琐碎的工作,久而久之容易让院系的同事们疲于奔命而无暇他顾。而院系要想达成“强体”这一目标,也必须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将一些并不必要的事项从发展中剔除掉,对成本巨大但收益较低的工作进行及时的优化调整。要想实现“有所为有所不为”,院系要认真学好国家有关政策文件,能够敏锐的抓住工作重点,确保本单位谋划推进的工作切中要害。如教育部办公厅在2024年先后面向各高校发布了关于实施“一部六院”科教融汇协同育人项目的有关通知,鼓励各院系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等机构下设的所在人才联合培养、科研联合攻关等方面展开合作。这是当前国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教融汇”的重要通知,各院系需要主动与业务关联度高的有关院所取得联系,认真吸收好有关文件的精神,努力让此类合作成为学科建设新的增长点。

三是用好重点建设项目。发展规划办公室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每年都会按学校要求编制重点建设项目预算,与其他业务主管部门共同围绕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国际化办学等方面设置重点建设项目供各院系按需申报。毫无疑问,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是院系获得办学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院系务必要避免出现“穷于应付”、“随意凑数”、“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等现象,而应该主动进行思考,站在本单位学科建设全局角度进行充分谋划,确保所申请立项的项目真正符合本单位所支撑建设学科的真实需要。目前许多单位在重点建设项目的预算编制及申报过程中仍旧存在随意性,因此在后续执行环节较高频次会发生预算调剂。近年来,国家启动了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的申报工作,超长期特别国债成为了学科建设重要的经费来源,院系须紧跟形势,在学校的组织下有效使用好这一部分的经费。

站在中山大学的新百年历史起点,我们对实现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一目标充满了信心。伴随着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推进,相信更多院系会陆陆续续迸发出勇往直前的态势,为努力建成一流学科而不懈奋斗,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更多的中大贡献!

(作者系发展规划办公室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副处长)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