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又被称为“广东瘤”,华南地区发病率居全球第一。 三十年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马骏教授团队致力于防治鼻咽癌的研究,他们的“鼻咽癌诊疗关键策略研究与应用”项目今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继2009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后,马骏团队再次斩获该奖。 日前,马骏接受了南方日报...
21岁的林晴湄是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大三的学生。就像身边的很多女孩子一样,她喜欢自拍,爱和朋友天南海北地聊天,自认为是个“不安分”、经常到处走动的人。 但在好友眼中,林晴湄又是如此独特:不会骑车,却给珠海校区带来了公益自行车;不是文科专业,却坚持采访记录身边普通人的故事。 去年5月,林晴湄牵头成立了“...
随着美国科学家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这一话题受到持续关注。在我国,本土引力波探测工程也在积极推进中。其中,由中山大学发起的“天琴计划”项目与珠海紧密相关,也将为珠海创新驱动吹氧助燃。 在2月21日中山大学举办的推进实施“天琴计划”研讨会上,中大校长、“天琴计划”牵头人罗俊表示,“天琴计划“将以...
人民网广州2月21日电 中国科研团队对引力波的探测并不落后!今天上午,中山大学举行推进实施“天琴计划”研讨会,提出了我国自主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可行方案。会上,“天琴计划“领衔人”——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发布了“天琴计划”实施路线图“0123计划”,该计划将用15—20年的时间发射空间引力波探测...
中新网广州2月21日电 自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引力波以来,中国本土引力波探测工程中山大学“天琴计划”受到各方关注。21日,该校举行推进实施天琴计划”研讨会,并发布其实施路线图“0123计划”,该计划将用15年—20年的时间发射卫星上天。 据介绍,“天琴计划”实验本身将由三颗全同卫星(SC1,SC2,SC3)组成一个等边三...
央广网广州2月21日消息 近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引力波这一物理专业名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引发关注。在21日中山大学召开的推进实施“天琴计划”研讨会上,记者获悉,目前该计划进展顺利,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 据悉,“天琴计划”具体由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昨日,中山大学举行“天琴计划”推进实施研讨会。引力波被发现后为何中大仍要实施该计划?据悉,“天琴计划”发射三颗卫星在地球轨道上探测引力波,覆盖范围更大,探测到更多波段的不同现象。目前,国内已有十多个大学和研究院所参与其中,该项目也将成为中方牵头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大校长罗俊表示,“天琴计划”难度比...
南方日报讯 西部群众有望在家门口得到更高质量的眼科诊疗服务!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19日正式启动“西部眼科医生培训计划”,59名眼科专家从3月起走进新疆,通过学术讲座和专项手术操作等方式,为新疆培训50名眼科骨干医生,培训覆盖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专业知识。 据了解,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2600多万人口,拥有20...
新华网广州2月21日新媒体专电 引力波从身边穿过,人们却一无所知,这个时代已经过去。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近日宣布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引起世界瞩目。而我国自主进行的引力波探测计划“天琴计划”将如何倾听来自宇宙的声音? 21日,在中山大学召开的推进实施“天琴计划”研讨会上,中科院院士、中...
南方日报讯 引力波引发时空涟漪,也引起人类探知欲。记者从21日中山大学举办的推进实施“天琴计划”研讨会了解到,该计划符合国内技术能力实际和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前景,是国内自主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可行方案。目前,国内已有10多所大学、研究院所参与“天琴计划”。 5年凝聚百人以上队伍 中大“天琴计划”与国内外的...
南方日报讯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陆家海教授团队联合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以中山市为研究现场,探讨广州市与中山市登革热疫情发生的关系,通过对气候、社会、昆虫学和环境相关等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一个稳健、可靠的登革热疫情早期预警模型。研究成果2月19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