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2月21日讯 “引力波探测是了解宇宙的新窗口与通道,可以了解宇宙过去、现在发生什么。中国应该在引力波探测上有一席之地。”在中山大学今天召开的推进实施“天琴计划”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该校发起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已于去年7月正式启动。 “天琴...
广州日报讯 昨日,“天琴计划”推进实施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举行。记者获悉,“天琴计划”通过发射卫星,在地球轨道上探测,可以覆盖更大范围,从而探测到更多波段的不同现象,这也是在美国科学家宣布探测到引力波后中大仍要实施该计划的主要原因。相比其他探测方案,针对特定的引力波源,“天琴计划”能增加了探测的准确性...
【深圳商报讯】2月17日,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张恒春会见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一行,双方就加快推进中山大学·深圳及其第七附属医院项目建设举行了座谈会。据悉,中山大学·深圳和其第七附属医院项目片区有望打造成为高端人才汇聚区域。 据了解,中山大学·深圳选址落户于光明新区新羌片区,占地面积约5000亩,办学规模2万人,预...
核心阅读 叙事早已广泛覆盖了人类的生活,并借助记忆塑造历史,也借助历史使一种生活流传,那些关于自己命运和他人命运的讲述,在时间中渐渐成了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段落,成了个体存在的一个参照。 只有在故事中让人看到中国的文化,遇见中国人的灵魂,进而实现对中国全新的想象,才可称为是对一个故事的最终完成 好的小...
受访专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教授 丘少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教授 陈炜 一说起机器人,大家自然会联想到高科技、智能……可是如果由手术机器人“操刀”你的手术,你还会那么淡定吗?事实上,广州已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始在临床上使用手术机器人,其中一家医院目前有三...
中国科学院刚刚公布了一项新的探测引力波的“空间太极计划”,那么中山大学的“天琴计划”有何进展呢?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接受采访,详解由其领衔的上天探测引力波的“天琴计划”,并表示“已做了20多年的技术储备”。 罗俊说,“天琴计划”不为功利,但是它也有可能是最大的功利。这一计划的实施时...
本报讯 17日下午,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张恒春会见了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一行,双方就中山大学·深圳和其第七附属医院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交流。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邝兵,新区领导徐松明参加会议。 据悉,中山大学·深圳选址落户于光明新区新羌片区,占地面积约5000亩,办学规模2万人,预计于2018年9月开始投入使用。学...
开年第一大科学新闻将人类的目光引向浩瀚的太空———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 )”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最后一项预言,震动世界,也引爆了人们对这个尖端基础物理研究的关注。 聆听宇宙之声,中国有何作为?目前中国的引力波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由中山大学领衔的“天琴计划”...
美国科学家11日宣布探测到的引力波。引力波是一种声音吗?能不能实现科幻作品里的应用?“带走”3个太阳质量的引力波来了,要不要害怕?那么费劲探测爱因斯坦一百年前预言的引力波,到底为什么?这项研究与中国的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有何异同? “天琴”或实现三愿景 参与此次引力波研究的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
这是一场跨越百年的接力。 从爱因斯坦伟大的预言,到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矢志不渝的求索,2月11日,当“引力波”这三个字,以核裂变般的速度引爆全球,全世界都在为这扇探索宇宙新窗口的开启而欢欣鼓舞。 这更是一场全世界科学家的“并肩作战”。百年来,引力波的身影总是显得“虚无缥缈”,但在这个顶级世界难题的漫长求索...
北京时间2月11日夜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布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引发全世界关注。与此同时,有消息称中山大学也在2015年启动了中国本土重大的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 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山大学求证得知,中山大学确实在进行关于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的研究。“并非网上所说的是‘炒...
【大公报讯】二月五日上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一行专程赴港拜会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金利来集团主席、中山大学校友曾宪梓博士。 在是次会晤期间,肖海鹏院长代表医院接受了曾宪梓博士捐赠的500万港元。是次捐资将用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中山一院」)的电梯加装、更新改造专项,并委托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