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 【科技日报】中大科学家团队发现两个新鼻咽癌易感基因

    科技日报讯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益新院士和贝锦新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北京医院、北京蛋白组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加坡基因组研究中心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完成的一项鼻咽癌遗传学研究——发现了两个新的鼻咽癌易感基因(TERT/CLPTM1L和CIITA),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遗传学领域专业杂志《人类...

  • 【光明日报】广东分级诊疗矫正无序医疗

    日前,华南地区首家医疗联盟诞生,并在广州共同签署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疗联盟建设框架协议》。该医疗联盟纵向包含了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首批共有广东省内21家医院加入,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牵头,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东莞市清溪医院、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揭阳市人民医院、汕头市第三人...

  • 【南方都市报】搜寻乙肝治愈新指标

    按照现有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标准停药后,仍有不少患者走上复发的老路,如何安全停药一直困扰着慢性乙肝患者。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高志良教授团队与全国其他院校团队合作,发现了反映慢性乙肝治愈的潜在标志物,临床医生有望以此来准确判断慢性乙肝患者的停药时机。 现有停药标准有“漏网之鱼” 乙型肝炎病毒(H...

  • 【广州日报】肝脏结节多良性 警惕过度治疗

    乙肝大小三阳要不要治疗?肝脏长结节,要不要“一刀了断”?胆囊结石能不能吃药?对胆囊息肉置之不顾,会不会影响身体……8月7日上午,在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肝胆疾病专场讲座上,“中山大学名医”、中大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学术带头人王捷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管委会主任、肝胆外科主任陈亚进教授...

  • 【中国教育报】世界最大蚊子工厂:雄蚊变身“绝育雄兵”

    随着气温的升高,蚊子这个人类“第一杀手”又开始祸害人类。它们不但是“吸血鬼”,还是传播登革热、寨卡等致命病菌的“罪魁祸首”。白纹伊蚊更因其凶猛,有“亚洲虎蚊”之称,是造成广州等地登革热高发的“重要嫌犯”。但广州市内却建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厂,每周向外释放白纹伊蚊雄蚊300万只。 原来这是中山大学-...

  • 【南方都市报】林家有:孙中山是民族主义者也是国际主义者

    今年是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昨天,孙中山研究专家、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林家有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开讲《孙中山的世界观与全球意识》,吸引了不少学界人士和市民。这是该馆开展的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讲堂第4讲。 林家有提出,孙中山将现代与传统结合起来,将中国和亚洲与西方结合起来,形成“天下...

  • 【广州日报】中大启动南海科考首航

    记者昨日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8月5日举行南海科学考察首航动员大会。“中山大学南海海洋科学考察”将以南海季风实验为突破口,重点研究南海海洋动力过程、海洋生态系统调控、海洋地质形成与演化等。 据悉,首航于8月8日启航,总时长40天左右,分为两个航段。首航共设计了10个断面、103个站位,将进行海洋水文、海洋生态...

  • 【南方日报】胡春华赴惠州调研 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成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

    南方日报讯 11日,省委书记胡春华赴惠州市调研,深入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相关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了解创新发展情况,强调开发区要成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 在大亚湾科技创新园,胡春华详细了解园区科技研发、人才引进、项目孵化等情况,并听取有关汇报。国家专家弭永利教授介绍了高纯度离子液体研发生产项目建设情...

  • 【广州日报】胡春华赴惠州调研 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成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

    广州日报讯 昨日,省委书记胡春华赴惠州市调研,深入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相关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了解创新发展情况,强调开发区要成为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 在大亚湾科技创新园,胡春华详细了解园区科技研发、人才引进、项目孵化等情况,并听取有关汇报。国家专家弭永利教授介绍了高纯度离子液体研发生产项目建设情...

  • 【南方日报】中大师生南海科考首航

    8日,中山大学南海科学考察首航科考队在湛江港起航。张亚锋 关瑶 摄南方日报讯 (记者/吴少敏 通讯员/黄毅 刘嘉)8日,中山大学南海科学考察首航科考队在湛江港起航。首航总时长40天左右,分为两个航段,第一航段共有3个学院的26名师生参加。中大联手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首发“中大南海科考日志”。 以南海季风实...

  • 【信息时报】中大南海科学考察首航启动

    近日,中山大学举行南海科学考察首航动员大会,科考首席科学家殷克东教授介绍了“中山大学南海海洋科学考察”首航方案。据悉,“中山大学南海海洋科学考察”首航于8月8日启航,总时长40天左右,分为两个航段。首航共设计了10个断面、103个站位,将进行海洋水文、海洋生态环境参数、底质环境参数、浅地层剖面走航或定点等...

  • 【深圳特区报】鼻咽“肿瘤君”为何“偏爱”广东人

    有“广东瘤”之称的鼻咽癌,长期困扰着广东人,闻之色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贝锦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同的癌症种类情况不一样,目前还不能通过预防性切掉降低患鼻咽癌的风险。但相同的事实是,已经证明遗传基因在鼻咽癌的发病中同样也起到重要作用。 贝锦新所在的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益新院士带领的研究...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