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人研究孙中山吗?”在今天于台北举办的“第二届两岸孙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上,论坛主持人、台湾陈守仁孙学研究中心主任邵宗海提出的问题突显出忧虑与困惑。但与会的30多名中青年学者又展示了薪火相传的希望,“之所以叫第二届,就说明我们还会继续办下去。”邵宗海说。 本届研讨会的学者来自海峡两岸的广州中...
十九大代表、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表示,为破解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创新性国家战略要求不相适应的状况,中山大学将在人才的聚集效应和在国家重大战略中发展科技创新支撑两方面发力,建设国家“双一流”大学。 广东教育实力显增 谈到广东高等教育时,陈春声介绍说,广东一直高度重视发挥高校...
近日,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樟林古港田野工作室在汕头市澄海区东里镇樟林古港揭牌。这是继广州市应元路南粤古驿道展览馆之后第二个开放式的南粤古驿道主题博物馆,将展示更多的古驿道相关展品。工作室将设置在新兴街林园,成为研究樟林古港历史文化的基地。 细说起来,中山大学与樟林古港颇有渊源。1934年,国立...
19日上午,党的十九大广东代表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继续讨论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并向中外媒体记者开放。 代表们围绕十九大报告展开热烈讨论,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对报告的理解和体会。王伟中、甘露、陈春声、陈奕威、杜玉涛、莫高义、林明祥、王敏、周洁、魏宏广等代表分别结合实际,对报告发表意见,畅谈认识体会...
19日上午,党的十九大广东代表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继续讨论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并向中外媒体记者开放。 代表们围绕十九大报告展开热烈讨论,从不同的角度阐释对报告的理解和体会。王伟中、甘露、陈春声、陈奕威、杜玉涛、莫高义、林明祥、王敏、周洁、魏宏广等代表分别结合实际,对报告发表意见,畅谈认识体会...
“师傅,您去哪了?您那熟悉的电话铃声又响起了……” 可这个号码于9月17日清晨5:05起,便再也无人接听。区庆嘉逝世,享年81岁。 25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区庆嘉追思会上,他生前最喜欢的《Love me tender》循环播放。他的弟子陈涛吟诵了一首1179个字的自由诗《师傅,您去哪了?》顿时,区庆嘉的夫人陈文清及一众学生还有病...
“师傅,您去哪了? 手术台无影灯已经为你准备妥当, 病人已经消毒完毕了, 您的助手、洗手护士都在等您上台, 您心爱的柳叶刀也静静地放在器械盘中等您来取。” ——弟子陈涛教授 我国著名外科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区庆嘉教授因病去世,享年81岁。记者获悉,在长达57年的行医生涯...
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对面,一路之隔,就是中大配套项目以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场地。在中大的几个建设项目中,七院将会是最先投入运营的项目,目前经过加班加点的筹备,七院已经做好了开业准备——医院已经入职员工699名,拥有国内外高层次人才56名,目前还在大量发布招聘信息,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加盟。 一期工程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日前传出消息,中美科学家团队破解了一项世界性难题,通过检测少量血液中循环肿瘤DNA(ctDNA)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对肝癌进行早期诊断及疗效和预后预测。这种新方法比起常规方法,可将肝癌漏诊率降低一半以上。 该团队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瑞华教授与美国加州大...
区庆嘉 (1936-2017),主任医师,外科学教授、博导,1936年生于东莞 ,1960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1980-1981年赴美国进修。长期从事外科临床工作,主要研究普通外科特别是肝胆外科和肝癌的临床治疗,研究成果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曾担任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山医科大学学...
广东专家破获肝癌“身份指纹”,将传统检测漏诊率降低一半以上,有望今年底临床推广。 抽一管血,通过一个“特别”的试剂盒进行检测,即可获知患者有没有患肝癌(肝癌复发)。 格林威治时间10月9日,国际学术顶尖杂志《Nature Materials》上一篇关于肝癌早诊早治的文章发表,引起国内外科学界广泛关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副院長陳廣漢表示,大灣區建設要成功,必須一體化發展,各個城市按照自己的定位,發揮城市特色和優勢互補的產業分工體系,實現體制對接、基礎設施對接、產業協同和城市功能協調。 陳廣漢昨就《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演講,提到大灣區建設必須實現十一個城市經濟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