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陆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以及不断推出便利台胞读书、就业的措施,近年台湾青年到大陆求学和发展的意愿越来越高。据悉,广州中山大学今年原订招收30名台生,但结果有近600人申请就读,可谓「百里挑五」。报考福建厦门大学的台生人数也比往年增加。有学者指出,今年2月大陆方面推出给予台胞同等待遇的「惠台31条」措施,...
香港高校到粤港澳大湾区办分校成大趋势。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论坛20日在广州市中山大学举行,吸引大湾区粤港澳三地高校逾百名教授和学者参会。三地学者不约而同建议引进香港高校到大湾区内合建国际校区、设立分校。中科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叶嘉安表示,香港高校由于过去不能在内地独立办学,为此目前除了香港中...
5月19日-20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研讨论坛在中山大学南校园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50余所高校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19日上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研讨论坛在中山大学怀士堂正式拉开帷幕。据悉,此次论坛是由共青团中山大学委员...
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获悉,该院刚开业,科研就出重磅动作,创办了深圳市首本英文医学期刊《Digestive Medicine Research》(《消化医学研究》杂志,以下简称DMR杂志)。该杂志主编为著名的胃肠外科专家、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教授。 没有一流的科研,就没有一流的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主张“医教研产学”并...
在20日举行的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论坛上,粤港澳三地有不少学者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级湾区,有建立一所大湾区大学的必要性。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许长青表示,建议教育部和广东联合在粤港澳大湾地理集合中心——广州南沙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特别合作区,即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大学,提升...
5月17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法律研究基地暨中英国际海事法学院于中山大学南校园法学院大楼揭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庭四庭庭长、第一巡回法庭副庭长张勇健,中山大学校长罗俊,校长助理邰忠智,校长助理刘济科,相关人民法院、海事法院领导,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院系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了揭牌...
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法律研究基地暨中英国际海事法学院17日在中山大学揭牌。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知识的海事法人才,增强中国海事司法自身能力,中山大学与最高人民法院合作共建国际海事法律研究基地,并成立中英国际海事法学院。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法律研究基地和中山大学中英国际海事法学院这两个机构...
在境外社交网站上,一名来自台湾的网民贴出一张令不少岛内民众颇感震撼的照片,呈现的是正在广州中山大学排队等候面试的大量台湾高中生(如下图)。该网友在帖子中写道,“这是台湾的孩子们在用脚投票”。 《环球时报》记者对这名台湾网民进行了采访,得知她是一名陪孩子来大陆高校面试的台湾母亲,这张照片是她5月14日上...
17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法律研究基地暨中英国际海事法学院在中山大学南校园法学院大楼揭牌。 据介绍,最高人民法院国际海事法律研究基地和中山大学中英国际海事法学院,以中山大学法学院为依托开展工作。国际海事法律研究基地将充分发挥人民法院海事司法实务及审判数据优势和中山大学国际海事法律理论研究及教育...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七院”)正式开业。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广东省副省长余艳红、深圳市长陈如桂、副市长吴以环、省卫计委巡视员彭炜,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校长罗俊、党委副书记余敏斌等出席开业仪式。仪式由余敏斌主持。 八成医生来自中大医科系统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院长何裕隆代表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主张“医教研产学”并重发展。医院认为没有一流的科研,就没有一流的医院。这家医院一开业,科研就出重磅动作,创办了我市首本英文医学期刊《Digestive Medicine Research》(《消化医学研究》杂志,以下简称DMR杂志)。著名的胃肠外科专家、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教授出任这本杂志的主编。 据何裕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