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 【中国青年报】微循环成像系统提高重症休克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7月3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展示了监测休克的微循环成像系统。休克和休克导致的多脏器、多系统功能损伤,是当前ICU重症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当代重症医学面临的主要难点。以往,诊治休克微循环障碍常用的各种监测指标,都缺乏直观性。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利用微循环可视化成像技术,将重...

  • 【广州日报】九十年前考中大考生也上暑期班

    随着高考季、招生季的结束,新一轮的开学季即将开始。《旧闻新读》今天就说说成立之初的中大招生的一些事儿。 1929年秋 1500多人报考中大 成立于1924年的中山大学很快就要过百岁生日了。那么,成立之初的中山大学是如何招生的呢?我们不妨以1929年和1935年两个节点来了解一下。1929年,由“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

  • 【南方日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与松岗医院成立生殖健康医联体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与松岗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专科举行医联体签约仪式。医联体成立后,松岗医院将得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全方位支持和帮助,推动松岗医院妇科内分泌及不孕不育专科的发展。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是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的生殖医学中心,拥有...

  • 【南方日报】中大肿瘤防治中心黄欣、蓝春燕团队创新组合治疗方案 简便口服“白菜价” 为卵巢癌患者“续命”

    晚期卵巢癌患者一旦发生对铂类化疗药物耐药,基本相当于被判了“死刑”,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如今,这部分患者有了新希望!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欣、蓝春燕教授团队在顶级肿瘤学杂志《柳叶刀·肿瘤》(Lancet Oncology)在线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一种新的全口服药物治疗方案不仅简便,效果显著,而且毒副作用低...

  • 【人民日报数字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新发展 发挥医学国家队的引领作用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双提升”广东省专题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中山大学副校长、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在会上作了题为《创新发展 发挥医学国家队的引领作用》的发言。以下为肖海鹏在会上发言全文。 尊敬的郭燕红副局长、刘冠贤巡视员,各位媒体界朋友:   上午好!中山大学中山医...

  • 【南方都市报】粤三甲医院加速人才体系建设 附属一院南沙分院已敲定将向全球招募优秀人才

    继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于7月27日正式动工建设后,这家总投资超过48亿的新医院,已明确将向全球招募优秀人才。 对于南沙分院的人才引进战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附属一院”)党委书记骆腾日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将诚邀海内外有志于临床医疗和临床研究的优秀人才加盟。据...

  • 【深圳新闻网】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再添知名团队 郝元涛教授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团队项目牵手南山

    8月1日,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再添知名团队—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郝元涛教授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团队与南山区妇幼保健院战略合作正式启动。此次高层次团队引进项目为双方进一步深入合作提供了契机,为促进南山区优生优育、青少年及成年人健康具有重大意义,预示着南山区母婴医学研究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启...

  • 【南方都市报】中山大学药理学教授颜光美:免疫治疗最有前景 让肿瘤“治愈”成可能

    魏则西事件让肿瘤免疫疗法饱受争议。8月4日,在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免疫治疗分会成立大会暨2018广州国际精准免疫治疗高峰论坛上,中山大学药理学教授颜光美表示,免疫疗法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肿瘤最有前景的治疗方向,它让某些肿瘤彻底“治愈”成为可能。 颜光美认为,未来10年到20年,肿瘤将不是一个引起恐慌的疾病,...

  • 【南方日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精准帮扶陕西富平县医院

    “现在我精神好多了,还可以做一些农活。”听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专家要来,54岁的陕西省富平县农民齐顺安起了个大早,坐了20公里的车,想要再向这些广东医生当面道一次谢。 2018年4月,在多方努力下,富平县医院建立了放疗科,肺癌患者齐顺安成为了第一例在“家门口”接受放疗的患者。如今,他已基本痊愈。 中山...

  • 【陕西日报】千里医援惠民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对口帮扶富平县医院结硕果

    “家门口的医院就能做放射治疗,不用为了去渭南市或西安市的大医院而奔波,省下了路费,人也能轻松些,很方便。”7月26日,富平县齐姓患者对笔者说。 该患者54岁,于今年2月被确诊患有肺部恶性肿瘤,此时恰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着手帮扶富平县医院开展放射治疗业务。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刘宜...

  • 【羊城晚报】蔡鸿生:从广州探寻中国史上的航海时代

    蔡鸿生教授,1933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2006年退休。长期从事中外关系史的教学和研究,已刊论着探讨下列课题:(一)唐代粟特、突厥文化,(二)俄罗斯馆与中俄关系,(三)岭南佛门僧尼史事,(四)广州与海洋文明,(五)历史研究的学理与方法。 日前,《广州海事录:从市舶时代到洋舶时代》由商...

  • 【CCTV-13新闻频道】红军烈士的“回家路”·广西 DNA比对 为烈士回家创造...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