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 【读特】你们守护城市安全,我们把最美的歌声和鲜花献给一线医护人员

    近日,“龙舟水”和高温湿闷给深圳的天气增加了变数,而此轮新冠疫情也给深圳疫情防控增加不少压力。全员核酸检测是与疫情赛跑的重要环节,是控制疫情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山七院接到深圳市卫健委的通知后,医院立即布署,迅速组建了三批次人员支援深圳盐田和龙岗核酸检测队伍。队伍在2小时内到达指定地点开展核酸采集工...

  • 【凤凰新闻】既是夫妻,也是战友!中山一院伉俪同赴一线抗疫

    连日来,广州、佛山等地发生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时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号召,迅速组织近1000人的核酸检测采样医疗服务队奔赴各社区一线,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抗疫队伍中,有一对伉俪夫妻格外亮眼,他们是中山一院心内三科护士应玉花和心内六科护士李强兴,两人既是夫妻,也是战友,在...

  • 【光明日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6月5日晚上8点多,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紧急调派51名医务人员,连夜赶往广州市增城区。6月6日一早便开始增城黄冈中学和沙陇村筛查点的核酸采样工作。下午,支援增城的第五小分队在结束对口支援后,转战田桥村,为行动不便、无法及时赶到筛查点的居民上门核酸检测取样服务,分队成员卓婉玲护士主动请缨,表示可以入户完成...

  • 【新快报】总要有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科第二党支部党员志愿者——刘付小燕 5月30日,已经是我第6次利用下班时间来到社区服务中心做志愿者了,最长的一次志愿者服务从早上8时到晚上8时,长达12小时的时间。从5月23日到30日,上班之余,8天时间里我的志愿服务时间已经逾50个小时,除了每天按时上“两头班”(也就是每日17:30才交班),下班时间...

  • 【南方+】“姐姐帮你数有几颗牙”医护人员花式哄萌娃测核酸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广东本土疫情发生以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下称“中肿”)医务人员化身社区“大白”,与时间赛跑、多线作战。 “啊~姐姐帮你数数有几颗牙” 核酸采样的居民中,有很多小朋友,一些单身的医务人员对哄小孩毫无经验。然而,这次在居民区核酸采样,他们增加了不少应对小朋友的经验。 医护...

  • 【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学者+本土新药”,能否改写全球鼻咽癌的治疗标准?

    北京时间6月7日凌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教授应邀在全球肿瘤领域盛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的全体大会作报告,介绍由他担纲首席科学家的项目《JUPITER-02:一项比较特瑞普利单抗或安慰剂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 据悉,这项由中国研究...

  • 【广州日报】男子做核酸检测“掉下巴”,这类人要小心!

    6月5日8点,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应急突击队员从医院出发,支援白云区核酸检测。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从医院获悉,该院昨晚11点收到上级应急支援预通知后,通宵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今天凌晨4:21收到召集通知后,首批突击队员紧急集结。清晨7:30,第一批次的100名队员已换装完毕,...

  • 【今日关注】舍弃“小家” 守护“大家”的一线医护:卞华伟

  • 【健康有约】本年度全球肿瘤领域最重磅成果公布!将改变国际诊疗标准!

  • 【央广网】广州:老伯突发头晕 五名“大白”第一时间施以援手

    6月6日,继支援广州荔湾区、越秀区、番禺区、佛山禅城区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0名核酸采样队员再次出征,驰援增城区仙村镇仙村文化广场。烈日下的文化广场,异常闷热,身穿厚厚防护服的队员们、排队等候核酸采样的居民们,无一不汗流浃背。 当天14时40分,一位78岁的老伯在核酸采样后,突然感到头晕、胸闷,他一边扶...

  • 【人民日报客户端】这90度的弯腰,却让家属点赞:“厉害”!

    迎着朝阳出发,伴着星夜收队,广州疫情发生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酸采样医疗队快速支援,连轴作战。遇到上半身瘫痪无法张嘴的老奶奶,护士姑娘90度弯腰采样鼻拭子,碰上癫痫居民突发中暑,队员们伸出援手为他解困…… 一幕幕动人的医患故事悄然发生,温暖着我们的城市。 护士90度弯腰为老人采核酸,家属竖起了大拇...

  • 【科学网】 新研究有望改写鼻咽癌治疗标准

    “JUPITER-02的研究结果令人鼓舞,相较单独应用化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显示出了更优越的疗效和更长的生存获益,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有望改写全球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一线治疗标准。”6月7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举行的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说。 6月7...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