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 【中国科学报】中国学者为中国肝癌患者提出创新性治疗方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石明团队提出了应用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和奥沙利铂方案的肝动脉灌注化疗(FOLFOX-HAIC)治疗大肝癌,其III期研究显著改善不可切除大肝癌患者预后。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临床肿瘤》杂志。李启炯副主任医师和何敏柯医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石明为唯一通讯作者。 显著改善不可切除大肝癌患者预后...

  • 【南方日报】信仰对话|誓言无声——中山医学院护士学校原党总支书记李哲

  • 【教育部网站】建强战斗堡垒 当好先锋模范 高校在战“疫”大考中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编者按:近段时间以来,国内部分地区相继出现本土疫情,高校党委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用生命守护生命,用行动书写忠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

  • 【南方日报】粤东医院感染性疾病救治中心项目动工建设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感染性疾病救治中心项目动工仪式在该院举行。梅州市委书记陈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党委书记吴京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院长戎利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荣誉院长陈规划,副市长曾永祥,市委秘书长张运全,梅县区领导温助民、王锋、曾庆辉、罗时亮等参加动工仪式。 仪...

  • 【广州日报】医病医身医心 救人救国救世 广东省道德模范管向东书写医者使命

    从去年1月奋笔疾书拟定“国有难,招必至,战必胜!”的倡议书草稿,号召重症医学人“到武汉去!到湖北去!”到今年8月前往郑州支援,广东省道德模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已经11次出征,近300个日夜奔忙于抗疫一线。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重症专业医生,管向东在研究生毕业之初,就立下了坚守“医病医...

  • 【人民日报】提供新的研究素材和分析技术 大数据助力政治学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型信息分析技术被应用到政治学研究中来。许多政治学研究者采用当前比较成熟的大数据爬取、大数据文本分析等技术,获取新的研究素材并进行分析整理。同时,以亿万为量级单位的大数据本身就具有政治学研究价值。可以说,大数据为政治学带来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也进一步拓展了政治学研究领域。 基于...

  • 【人民日报】一月之内,宋尔卫院士两赴西藏为患者做手术

    10月18日,时隔不到一月,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医生再次站到了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人民医院的手术台前。 61岁白玛曲珍,此前多年甚至都没有机会确认自己得的是癌症。右乳感受到肿物已经4年了,表皮红肿已经3个月,她所采取的唯一治疗措施是用碘伏涂一涂。早期忽视、晚期放弃,直到被病痛折磨耗尽生...

  • 【福州日报】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以史为鉴,方能行稳致远;以史为师,定能开创未来。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向世界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回望百年,更觉重任在肩,要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大踏步迈向第二个百年的奋斗目标,迈向充满希望的未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

  • 【广州日报】院士一月之内两次上青藏高原为患者做手术

    10月18日,时隔不到一月,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医生再次站到了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人民医院的手术台前。 61岁白玛曲珍,此前多年甚至都没有机会确认自己得的是“众病之王”——癌症。右乳感受到肿物已经4年了,表皮红肿已经3个月,她所采取的唯一治疗措施是用碘伏涂一涂。 10月8日,中山大学孙逸仙...

  • 【中国科学报】中国学者入选世界最具影响力100位分析科学家

    近日,中山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李攻科入选2021年“世界最具影响力100位分析科学家”榜单。该榜单由英国《分析科学家》杂志根据世界范围内分析届的独立提名和层层遴选确定。 据了解,李攻科为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分析化学学科负责人,近30年带领团队围绕分析化学前沿领域开展研究,打造了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分析化学研究队伍...

  • 【中国科学报】17位科学家荣获第十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

    10月23日,第十三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山大学举行。经评选,本届共有17位科学家获奖。颁奖典礼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主任饶子和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康乐、高福、孟安明、宋尔卫、张明杰,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等出席颁奖礼。 据悉,“谈家桢生命科学奖”是由中国现代遗...

  • 【广东卫视】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