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 【南方日报】李玉妹为中山大学师生代表讲思想政治理论课 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 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根据省委统一部署,10月22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以“学宪法、谈政体”为主题,在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为中山大学师生代表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 李玉妹强调,在中央人大工作会...

  • 【羊城晚报】可约院士,专家常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启用 汕尾人民有了高水平就医新选择

    20日,由省委省政府主导、深圳市援建汕尾市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院区)住院部正式启用。 “没想到不用走出汕尾,就能让宋院士主刀为我做手术。”10月21日,住院部启用后的第一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为汕尾市民阿娟完成...

  • 【羊城晚报】为耄耋老人先“拆炸弹”后除眼障!中大眼科医生援疆办实事

    “10月20日,是帕太姆眼部手术出院三个月整的日子。”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眼科副主任、援疆医生陈荣新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件事。中午,他特意委托懂维吾尔语的当地同事打了一个回访电话。 在电话那头传来喜讯,老人感觉视力比出院时更好,已经可以看清眼前的世界,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不成问题,偶尔可以出去走动。老人喜不...

  • 【光明日报】中山大学援疆眼科医生让耄耋老人重见光明

    10月20日,是帕太姆·合力力眼部手术出院三个月整的日子。”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眼科副主任、援疆医生陈荣新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件事。中午,他特意委托懂维吾尔语的当地同事,打了一个回访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喜讯:感觉视力比出院时更好了,已经可以看清眼前的世界了,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不成问题,偶尔可以出去走动,心情...

  • 【中国教育报】中山大学着力构建多层次党史学习教育体系——用党史点燃师生奋进星火

    “作为有着19年党龄的党员,就应该冲锋陷阵。”在支援广州天河区车陂街道的核酸采样工作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二区医生陈典克与队员忍受高温,穿着防护服工作了7个多小时,“工作完,眼睛都睁不开”。 今年5月,广州等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中山大学附属医院闻令而动,集结多支队伍驰援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学...

  • 【经济日报】构建大湾区国际贸易新格局

    在第130届广交会开幕之际,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贸易合作论坛在广州举行。众多政商学界嘉宾和国际贸易领域的权威专家汇聚一堂,围绕“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高端对话,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开放共识,为构建大湾区国际贸易新格局贡献智慧。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贸易总额超过14万亿元,居全球各湾区之首...

  • 【中国教育报】第六届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扫描

    电子科大:电子信息赋能生态宜居 电子科技大学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综合优势,与定点帮扶地实际有效结合,不断丰富完善“电子信息+精准扶贫”的成电模式,助力定点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学校定点帮扶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全省35个县被国家列为森林火灾高危区和高风险区,康定市...

  • 【南方都市报】跨越2000公里的帮扶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教授、副院长张常华教授一行专家团32人跨越2000公里,再次来到云南凤庆,正式启动落地凤庆县人民医院的“何裕隆专家工作站”,并加大对凤庆县人民医院帮扶的力度。 中山七院专家团队此次帮扶工作围绕“何裕隆专家工作站”项目启动展开,10月12-15日,专家们...

  • 【深圳特区报】带着感情真帮扶!云南省凤庆县人民医院“何裕隆专家工作站”在云南启动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七院)院长何裕隆教授、副院长张常华教授一行专家团32人跨越两千公里,再次来到云南凤庆,正式启动落地凤庆县人民医院的“何裕隆专家工作站”,并加大对凤庆县人民医院帮扶的力度。 中山七院专家团队此次帮扶工作围绕“何裕隆专家工作站”项目启动展开,10月12至...

  • 【光明日报】走在人群中,就像一滴水掉进河中——从电影《柳青》看柳青的创作道路

    【光的回响】 电影《柳青》集中表现了柳青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为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北京到陕西皇甫村十四载,以广阔而深刻的视角潜心创作《创业史》的人生经历。影片力图还原柳青人生的重要篇章,再现柳青书写中国农村社会现实图景的“台下功夫”,以及塑造诸多经典人物形象的幕后故事。 着装的改变象征...

  • 【人民日报】科技创新推动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大家手笔)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人类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重大自然灾害、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科技伦理等一系列重要全球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时强调:“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

  • 【南方日报】以马克思主义整体观指导红色资源活化利用

    革命文物遗迹等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标志中国近代革命文化的典型物质元素,也是党的百年光辉奋斗历程的生动教材。推进红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既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冀望,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精神基础的战略决策。 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是力图将已经脱离了其原来的历史语...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