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灰瓦,门楼重檐飞角……日前,在梅江区三角镇新塘村,有一座300多年历史、典型的三堂四杠式清代客家民居得到修缮“重生”,它便是熊锐故居,又称熊氏“朝锡公祠”。据悉,熊锐故居及展馆展陈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于下月初开放。随之揭开的是已被“尘封”多年的熊锐烈士事迹,以及抗战时期中山大学等华南大中学校的东...
近日,中山大学专业课《海洋生态学》被广东省教育厅认定为广东省本科高校2021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和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门课程的负责人、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苏明竟是一位“半路出家”的老师。曾为“高考落榜生”的他,在大学甚至还因对专业的不了解而迷茫了大半个...
近日,中山大学海洋学院的《海洋地质学》被广东省教育厅正式认定为广东省本科高校2021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示范课程和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门课程的负责人苏明竟是一位“半路出家”的老师。 为初登讲台备课9个月,首堂课讲到胃痉挛 “为了上好第一堂课,我准备了足足9个月的时间。...
“讲到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联合古陆解体时,他的两只手从中间向两旁打开;当讲到沉积物从陆架到陆坡入海的过程时,他则将手腕立起充当陆架坡折,将手臂摆成较缓的陆架,将自己的身体和腿沿着手掌角度摆成较陡的陆坡的样子。”时至今日,中山大学海洋地质专业大四学生薛媛,对两年前苏明教授在课堂上“手舞足蹈”讲解大陆...
33岁“半路出家”,费时近5年将中大海洋地质学打造成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扎根中医护理16年,用饮食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中医调护之路……随着《广东省2021年度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认定名单》的出炉,一个个优秀课程背后,广东高校教师争创一流的故事,也渐渐呈现出来。 33岁“半路出家” 他将海洋地质学打造成示...
在从医学院毕业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给自己定下一生不变的目标:既不要做单纯的医生,也不要做单纯搞生物的科学家,而是要将临床和科研一起兼顾,让两者相辅相成。如今他已是国内著名的乳腺外科医生和杰出的临床科学家。 宋尔卫是国内最早开展乳腺癌根治性保乳手术的外科医生之一。经他...
提要 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强调推进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内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真正造福世界人民的现代化,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
与马院院长一起学习领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3个伟大成就之一,写入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牢牢掌握历史主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
12月17日,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在北京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在广东省文联、省作协代表中持续热议。 在赴京参会的广东代表团中,新人新秀分外引人注目。广东“文艺两新”数量庞大,活力旺盛。在中国文联十一大广东代表团中,“文艺两新”代表共7名,占比13.4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