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山大学举行深圳校区建设碑记石、校训石、孙中山铜像落成仪式。至此,中山大学三校区五校园都设置有孙中山铜像。记者获悉,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孙中山铜像坐落在相山广场,紧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图书馆,由深圳校友会捐赠。深圳校区孙中山铜像按照广州校区南校园孙中山先生铜像一比一复刻。铜像基座正面文字和图...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林浩添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学科研究团队,基于20至96岁个体的大样本晶状体图像研发生物学年龄智能评估技术,首次提出“晶状体年龄”,预测重大疾病和死亡发生风险,创新疾病风险的自我评估模式。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生物学年龄是衰老评估的重要量化指标,但目前缺乏便捷高效...
日前,《以脸为书:杨小彦学人肖像暨手稿展》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锡昌堂展出。这是继去年8月《以脸为书——杨小彦艺术展》在广州学而优书店举办之后,著名学者、评论家、艺术家杨小彦的学人肖像作品又一次与公众见面。本次展览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和中山大学人文学部联合举办,著名书法家苏华为展览...
记者11月10日获悉,中山大学教授李文均近日带领的微生物调查组团队在广东丹霞山调查发现了首例细菌新属级别物种,并将其命名为黄色丹霞杆菌。这也是在丹霞山发现和命名的第41个新物种。该新属日前正式发表于国际期刊《国际系统与进化微生物学杂志》。此次在丹霞山森林土壤中发现的黄色丹霞杆菌可以帮助植物的根系更好地...
11月11日上午,中山大学在99周年校庆前夕,为因疫情原因未能线下参加学位授予仪式的2020届毕业生,补办专场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山大学2020届毕业生未能拥有一场线下的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学校承诺,一定会为2020届毕业生补办专场典礼仪式。典礼仪式上,中山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群贤毕至,共聚光明.11月6日至9日,能源及交叉功能纳米材料国际研讨会在光明天安云谷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山大学主办,中山大学先进能源学院联合三环集团、中山大学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功能分子工程基础研究卓越中心承办,绿色氢电全国重点实验室、粤港澳...
2023年11月,中山大学迎来九十九周年校庆之际,中山大学药学院也迎来二十周年院庆。依托学校百年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坚实的学科基础,近年来中大药学学科发展迅速,办学水平快速提升,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成效日益凸显,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高,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中大药学人在医药卫生行业不断为...
11月8日,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在广州开幕。面对复杂多元的国际形势,粤港澳大湾区招商该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毛艳华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大湾区要抓住新形势下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吸引更多的优质外资;同时发挥粤港澳的协同效应,联合共建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共建...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丁涛团队研究揭示了人类口腔生物被膜(OBM)菌群过程中的纵向时序群体感应网络,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细菌群体感应网络在预测和操纵菌群装配过程中的有效性。近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微生物组》。此前,丁涛团队全面综述了细菌群体感应机制在病原菌驱动胃肠道感染的角色和作用,列举了在胃肠道菌群...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地处“两个前沿”的广东,得风气之先,岭南文化底蕴深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殷殷嘱托,广东省委始终把进一步做好我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作为广东现代化建设的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加快建设省产业转移重点主平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做大做强中心镇、做专做精专业镇、做优做美特色镇”“立足资源禀赋,推动农业产业振兴”“打造‘开门见绿、推窗见景,城在林中、村在景中’的强富绿美新城乡”……11月6日,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在茂名市召...
从流行网络文学到热门影视作品,“富豪人设”成为近年来文艺创作尤其是爱情题材塑造人物时的热门选项。随意打开一个视频网站,有“富豪人设”的作品数量繁多。尤其在微短剧领域,“富豪人设”几乎成了主要角色的代名词,作品有限的篇幅几乎都服务于这一角色塑造。人物的各种极端行为和出位言语不断刷新观众的价值观,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