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树木葱茏。在深圳市坪山区石灰陂村,白墙灰瓦的曾生故居,迎来了新一批参观者。“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党哪有个人”“我一心一意跟党走,你也跟党走”……透过故居陈列的语录,参观者们深切感受到这位革命前辈奋斗与贡献的一生。作为东江纵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生从这里走出,投身抗日救亡洪流,为东江纵队和...
中山大学今年新增3个本科专业,推出十大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突出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多样化发展机会。十个双学位项目在高考中单列专业招生,全国总计划210名,涉及四大领域。其中,“人工智能”特色鲜明,与多个学科组成“CP组合”,包括金融学+人工智能、...
中山大学2025届毕业典礼暨2025年学位授予仪式在南校园体育馆举行。毕业典礼上,设置了一个特别的感恩环节。学校邀请了18位在学校各领域服务的普通工作者代表,登上典礼台,他们中有辅导员、教辅、实验员、校医、宿管员、保卫员、维修师傅、保洁员、厨师……毕业生们向他们献上鲜花,感恩他们的辛劳付出。这或许是一众中...
6月21日,中山大学举行2025届毕业典礼暨2025年学位授予仪式,1.8万余名毕业生将从母校启航,奔赴人生的下一段精彩。面对未来,同学们应当做些什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分享了他心目中能够解题的三把“万能钥匙”。一要保持好奇心,以开放视野观照未知。希望中大学子能以好奇心不断扩展认知的疆界,找到属...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科研团队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一项研究成果,发现一种蛋白质分子是EB病毒感染细胞的“通用钥匙”,有望为新型EB病毒疫苗研发提供高效靶点。EB病毒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疱疹病毒,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并且是鼻咽癌的主要致病因素。EB病毒主要感染B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既往研究显示,EB病毒感...
在非洲赤道几内亚(以下简称赤几)马拉博地区医院,一场由第33批援赤几中国医疗队主导的流程再造,正在破解当地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困局。近日,记者从医疗队获悉,在马拉博地区医院内科,通过系统性优化诊疗流程、强化本地医护人员能力、整合手术室急救药品等措施,利用有限资源,医疗队已成功抢救27名急危重症患者,将...
日前,2025“岭南大讲堂”第四期讲座在广东省博物馆举办。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彭玉平教授以“苏东坡的生命长卷:困厄与超然的对话”为主题开讲。“天生我材必有用,人家不用自己用。”在本次讲座上,彭玉平一句对苏轼精神财富的提炼妙语,赢得满堂彩。在央视百家讲坛,彭玉平同样讲过苏轼,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与深入浅出的...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陈燕铭教授团队与纳米研究中心帅心涛教授团队联合攻关,成功研发出一种靶向视网膜病理性新生血管内皮的智能纳米滴眼液。该研究首次通过无创给药方式有效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血管新生,或成为治疗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的新方法。据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
“学校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践行‘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推进跨学科学习、研究型实践性学习及国际化学习,努力培养具备卓越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的创造性人才。”6月13日,中山大学教务部招生办公室主任邹丹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在量子信息革命的浪潮中,光子芯片作为未来信息技术的核心载体,正引发全球科技界的高度关注。近日,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雪华教授和廖泽阳副教授研究团队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突破性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原子尺度光子偏振调控器的实现方法,为构建高密度信息编码和信息处理的光量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