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控制了海洋,谁就在世界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7月18日,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孙冬柏在“重返西沙 再启征程——中山大学西沙科考90周年纪念暨2018年海洋科考夏季航次动员大会”中这样说道。恰逢1928年西沙科考90周年,中山大学海洋科考队伍将于7月再次起航,本航次将到西沙开展一系列综合科学考察,包括水下人文遗迹、...
7月18日,中山七院召开院务例会,通报医院运营情况,开业以来医院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同时,临床科室主任、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等签订了任职廉洁承诺书,承诺构建风清气正的廉洁文化。 截至7月18日,中山七院开业两个多月,累计门诊急诊量已达26850人次,日均门诊急诊量接近700人次;开展手术330余台,其中三、四级高难...
7月18日,中山大学举办2018年海洋科考夏季航次动员大会,以此纪念中大首次到到西沙群岛科学考察90周年。这也是中大“南海科学考察计划”第四次科考航次。 目前,中大已成功组织了2016年夏季(首航)、2017年夏季和2017年冬季三个航次,出海科考师生共计99人次,集中研究珠江口生物碳泵的增汇过程、海底地下水排泄和营养...
2018年海洋科考夏季航次明日起航,6000吨级海洋科考实习船预计后年下水2018夏季航次团队的队员宣誓。南都记者 陈辉 摄 中大学生向中大科考前辈致敬。2018年7月18日,中山大学西沙科考90周年纪念暨2018年海洋科考夏季航次动员大会在中山大学南校区举行。南都记者 陈辉 摄 南都讯 记者贺蓓 实习生 沈越 通讯员 蔡珊珊 1928...
7月 18日,中山大学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举办“重返西沙,再启征程”——中山大学西沙科考90周年纪念暨2018年海洋科考夏季航次动员大会。中山大学海洋科考团队将于本月启航,到西沙开展一系列综合科学考察,这也是中山大学“南海科学考察”综合航次计划的第四个科考航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培震...
1928年,中山大学推动并参与了我国首次对西沙群岛的科学考察,为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18年7月18日,该校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举办“重返西沙,再启征程”——中山大学西沙科考90周年纪念暨2018年海洋科考夏季航次动员大会,以此纪念中山大学西沙科考90周年。 2016年,中山大学提出实施“南海科学考察”综...
15日凌晨,省教育考试院对本科院校普通文理类高分优先投档线上考生进行了投档。高分优先投档线上考生共投出79375人,其中文科15330人,理科64045人。 今年广东高考合并一、二本批次为本科批次,也设置了高分优先投档线(文科550分、理科500分)。为此,本科批次录取分两次投档,第一次投高分优先投档线上的考生,第二次...
广州南沙区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以下简称:中大口腔)近日签署合作协议,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正式落子南沙区。 作为国内一流的口腔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现有门诊口腔综合治疗床326张,住院病床58张,年工作量70万人次,设有牙体牙髓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7月15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林岗来到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做客大师艺术课活动,讲述他的学问之路。林岗以研究鲁迅为起点,从现代文学出发,不断回望传统,探索中国古代文化扩散的力量。 自1980年从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林岗先后在中国社科院、广东省社科院和深圳大学工作,2002年回到中山大...
12日,记者从中山大学官网获悉,该校牵头建设的“天琴计划”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深圳市立项批复。该装置去年4月立项为教育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这是广东省首个自主提出、自主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选址在中大深圳校区,建设总投资预算约为11亿元。 装置将主要建设空间复杂环境...
1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任东林教授团队宣布,他们在国内首次运用来源于“猪肠”的生物补片材料,为一女性患者“修补”了直肠中长达5厘米的“破洞”,使其直肠功能在11年的“折腾”后恢复正常,这位女士终于结束在腹腔“挂粪袋”的痛苦生活,可以像正常人一样排便了。任东林表示,这次手术的成功,有望为未来...
7月9日下午,“粤港澳高校联盟2018年大学校长高峰论坛”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举行。粤港澳三地28所联盟成员高校与相关政府部门代表约200人与会。 大会伊始,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刘锦主任,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教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高等教育辅助办公室苏朝晖主任分别致辞。刘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