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讯(记者张妍、唐诗雨)8月31日,中山大学健康科学与技术前沿交叉研究院在广州校区北校园举行挂牌暨首批团队入驻仪式。校党委书记朱孔军,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马骏,副校长郑跃,党委副书记张琪,副校长林天歆出席仪式。仪式现场高松表示,中山大学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将“以学科交叉融合为重点”作为办学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建设健康...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古励)8月30日,中山大学珠海科技成果对接会暨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珠海园区揭牌活动在珠海顺利举办。中山大学与开展科技合作的64家企业集中签约,并在七大领域专场对接会上发布200多项科技创新成果,现场“联姻”企业促转化,吸引了150余家企业及投资机构参会,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珠海园区揭牌科技园区启新篇,产学融通开新局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校长高松...
中大新闻网讯(记者王晨歆)8月25日至28日,中山大学党委书记朱孔军、校长高松率队赴福建调研,聚焦红色文化教育、医疗对口协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战略部署。25日,朱孔军、高松出席在福建省委党校举办的中山大学2025红色教育专题研讨班(福建省委党校总第1期)开班仪式。朱孔军表示,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希望培训班的各位学员聚焦理论溯源,筑牢思想根基...
中大新闻网讯(记者郑钰)未来植树造林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北京时间8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了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覃章才教授团队联合多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研究首次量化了全球森林恢复过程中地下土壤的固碳能力,并开创性地整合生态、气候和政策三个关键因素,重新定义了造林缓解气候变化的潜力,为未来全球造林提供了“导航”。基于不同造林假设估算的气候缓解潜力。 (A)全球和区域尺度造林固碳潜力...
中大新闻网讯 87年前,日军的轰炸让广州建筑成墟、硝烟弥漫;今日,一本跨越山海的德国相册、一组尘封的姐弟日记、一封泛黄的外籍教授家书,在繁荣和平的广州“相聚”……8月26日,由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主办,中大哲学系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协办的“废墟中的广州 抗战中的中大”专题展览在中大校史馆开幕。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展览用400余张历史照片、20余件珍贵物件,将1...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章智琦)8月27日至28日,校党委书记朱孔军,校长高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党委书记骆腾一行赴龙岩市第一医院、上杭县医院开展对口合作调研工作,并举行名医工作室揭牌仪式暨大型义诊活动。中共龙岩市委副书记、市长胡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荣水,中山大学、龙岩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龙岩市第一医院、上杭县医院有关同志参加了调研交流。朱孔军、高松带队调研龙岩...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第一环节。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级,更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重要结合部,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标志 , 是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主渠道。作为一名刚刚踏入校园的研究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黎理)8月15日至19日,由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创新竞赛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2025“一带一路”国际竞赛在山东大学举行,中山大学代表队获得5金5银5铜的优异成绩。本次由赛事涵盖基础临床赛道、口腔医学赛道、交叉学科赛道等6个赛道的基础创新研究和实验设计项目,首次增设Finalist冠军争夺赛环节。来自全球10个国家201所高校的820支队伍、4000余名师生、200余位嘉宾与评审专家参加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