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高国全杨霞齐炜炜团队从代谢角度揭示阿尔兹海默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新调控分子

稿件来源:中山医学院 作者:张玉琦 编辑:吴立坚 审核:孙耀斌 审定:黄艳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讯(通讯员张玉琦) 维持谷氨酸稳态对突触可塑性和认知至关重要。谷氨酸-谷氨酰胺循环紊乱会导致慢性兴奋性毒性,这是阿尔茨海默病 (AD) 认知缺陷的关键驱动因素,但其调控机制尚不清楚。近日,中山大学齐炜炜、高国全、杨霞、李勃兴教授研究发现表明 PEDF 是突触谷氨酸稳态的生理调节剂。靶向PEDF 缺陷引起的神经损伤,可能为开发与谷氨酸诱导的兴奋性毒性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型治疗应用提供新的途径。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 。

研究通过对 19 名 AD 患者和 75 名非痴呆对照受试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体内 PEDF 水平较低,且 PEDF 缺失与认知能力下降相关。PEDF 缺乏的小鼠表现出学习和记忆缺陷,并且更容易患 AD。此外,PEDF 缺乏还会损害突触可塑性和树突棘形态。从机制上讲,PEDF 抑制泛素-蛋白酶体依赖的星形胶质细胞谷氨酸转运体-1 (GLT-1) 降解,并通过调节蛋白激酶 C 信号通路正常地保证突触谷氨酸的清除。令人惊讶的是,恢复 PEDF 可挽救 AD 小鼠模型的认知缺陷,而上调 GLT-1 可挽救 PEDF 缺陷小鼠的认知障碍。

海马中淀粉样β蛋白(Aβ)的积累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会引发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认知记忆衰退。散发性A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密切相关,但其确切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研究阐明了Kallistatin调控Aβ蓄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新机制,该机制可能在代谢综合征与认知记忆减退的关联中发挥关键作用,并提示非诺贝特可能具有治疗代谢相关性AD的潜力。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项目资助。两项研究分别与李勃兴教授、蒋斌教授团队合作,得到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医科公共平台(广州校区)的大力支持。

原文链接: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5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