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广东卫生在线】姚麟:不是生而无畏,而是在最关键时间选择了直面危险

稿件来源:广东卫生在线 编辑:李建平 发布日期:2021-08-05 阅读量:

“舱门一开便是战场,大家互相做个拥抱,今后就是可以托付后背的战友!”姚麟话音刚落,飞机舱门打开,武汉6度左右的微凉空气袭来。

姚麟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广东省援助武汉第二批医疗队党总支书记。他所率领的一支147人医疗队,在武汉奋战了55个日夜,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89例,其中危重及重症患者159例,占比84.1%,治愈出院128例,转科20例,转院29例,救治成果突出。

因疫情防控工作表现突出,姚麟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率队奔赴武汉战疫 践行党员医者初心使命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的姚麟在现场全程激动,眼眶湿润。

“这是大家的骄傲!”姚麟在广东省援助武汉第二批医疗队微信群内分享了当时的心情。那一刻,与队友们并肩作战的画面仿佛又重现眼前。

时间回到正月初三(1月27日),原本在为医院援鄂医疗队员送行的姚麟,临时接到上级电话,要求加派一位院领导奔赴一线协调组织好广东的医疗工作。

“我去吧!”姚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第二天便率队出征奔赴武汉。多年的医疗管理、经历多次传染病流行事件所累积的经验是他投身前线的底气。

“147名队员都是主动请缨的战士,如何团结一心共同战疫并确保大家安全返回,是我最重视的事。”队员们来自广东5个地市18家医院,互相之间并不熟悉。此时,摆在姚麟面前的挑战是如何将他们快速凝聚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

作为总队长,他在出发前后,上下沟通,与各级领导、同事和朋友,通宵联系各种细节、思考应对措施和方案。抵达武汉的第二天一早,他便将147名医疗队员分成了医生组、护理组、院感组、后勤保障组和通讯组,以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团结队伍,有序开展支援工作。

医疗队接管的是汉口医院,由于是临时从综合医院改造为传染病医院,条件甚是艰苦。“那个时候我们缺两样东西:这也缺,那也缺。”姚麟说,医院当时共收治了76名患者,重症患者较多,超过60%,但医院缺少传染病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流程,分区、通道、流程等方面都不成熟……这给医疗队带来了极大挑战。

“关关难过关关过。”面对重重困难,他身先士卒,深入支援医院了解情况,将广东应对传染病丰富的经验和做法带到战疫一线,带领领队员从氧疗方式、营养支持、标准治疗方案、人文关怀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与病毒鏖战,与病魔殊死较量,直至战疫告捷。

在武汉的55个日日夜夜,医疗队齐心协力战斗,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队伍中,年龄最大59岁,年龄最小的仅有21岁,90后占到了45%,他们不是生而无畏,而是在最关键时间选择了直面危险。”每每谈起这支医疗队,姚麟都为自己能与这样的战友并肩作战而感到自豪。

坚持党建引领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作为曾经的军人,在飞往武汉的途中,姚麟就明确要求医疗队实行军事化管理,要建立营地,建立安全舒适放心的酒店临时指挥中心。

在抗疫一线,1998年就已入党的老党员姚麟还充分发挥红色头雁先锋引领作用,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带领58名党员建立了11个临时党支部,将党建和患者救治、驻地管理、心理疏导等结合起来,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医疗队凯旋返粤时,队伍中有83名队员(占96.5%)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火线发展67名党员。

武汉归来,姚麟并没有停止思考和行动的步伐。为科学防控,2020年10月,一栋包括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和内科门诊等处室的独立建筑在中山六院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医院筑牢抗疫防线。

除了承担新冠肺炎相关的诊疗任务外,医院还承担着广州市天河区医学隔离观察点的支援工作。自2020年2月10日起,医院先后派出10批次99名医护骨干前往支援,截至2021年8月2日早8时,共接收医学隔离观察者3428人,解除隔离观察者3260人,累计转诊27人。

日常工作中,姚麟始终坚持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我们只是平凡人,只是此刻,历史选择了我们,而我们无愧于被选择。”姚麟说。这或许就是所有逆行者的心里话。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LRkXqwpAw6-wBWXOYR10w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