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广东卫生在线】刘奕志:医路攻难,用科技创新守护人民光明

稿件来源:广东卫生在线 作者:广卫君 编辑:李建平 发布日期:2021-08-06 阅读量:

1979年,恢复高考的第三年。

彼时,面对清华大学与中山医学院,他毅然地选择了后者。然而,当时谁都没想到,这个小伙在未来的数十年,不断革新技术,为我国数量庞大的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

现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刘奕志一步一脚印,扭转落后的白内障治疗局面,奠定了中国在全球白内障微创手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跟跑到领跑 用科研思维服务临床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白内障诊疗水平仍处于极度落后的窘境。即便到了90年代,白内障手术基本还是采取大切口摘除的方式,治疗效果差。

为帮助更多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刘奕志在国内率先开展微创超声乳化手术,这一技术当时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刚起步阶段。

“这是一次追赶的机会!”刘奕志那一代眼科医生牢牢抓住了。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中,他攻克了技术难题,形成了一套适合国人的“原位分块碎核”等技术,扭转了落后的白内障治疗局面。

随后,他在全球首创的高效超声乳化“扭动”碎核模式,被180个国家和国内588家单位引用,是白内障手术发展的里程碑。

至此,在白内障手术领域,我国完成了从“跟跑者”到“并行者”的身份转变。

刘奕志并未止步,而是把研究方向转向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这一世界性难题。

经过长达18年的努力,他带领中美国际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晶状体原位再生,并成功用于临床治疗先天性白内障,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2016年3月,学术杂志《Nature》发表了刘奕志团队的原创论文:利用内源性干细胞原位再生出功能性晶状体。同年,研究成果被Nature Medicine杂志评为“2016年度全球生物医学领域八大突破性进展”。这是中国科学家主导的研究首次获此项殊荣。

“人类晶状体再生研究成果,意味着我们率先进入再生医学的‘无人区’,开启人类对抗疾病的新路径。”这一历史性突破,不仅对于眼科学有划时代的深刻意义,也使得人类组织器官的再生有了更大更多想象空间。

此外,他和团队研究发现羊毛甾醇可以逆转白内障,进而合成新型化合物,未来有望生产出治疗白内障有效药物。

在刘奕志为首的眼科专家的不断专研下,我国成为了该领域“领跑者”。

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 人工智能平台缓解医疗资源分布窘境

科技创新固然重要,但如何让人民群众享有平等有效的诊疗?面对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供求矛盾巨大的现状,刘奕志带领团队向人工智能领域发起挑战。

利用深度学习算法,眼病人工智能诊断和决策平台搭建完成了。基层医生和患者通过互联网上传眼部检查图片,即可获得先天性白内障的诊断、风险评估和治疗方案。

该原创论文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并被IEEE Spectrum评选为“过去20个月,影响全球医学界的11大AI事件”,这是唯一一项由中国团队完成的项目。

据介绍,目前人工智能平台诊断先天性白内障的准确率已达到资深眼科专家水平,并已连接西藏、新疆、云南、青海等边远省区的上百家基层医院,患者仅需基层看病,即可享受高水平诊疗。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危急关头,人工智能平台也发挥了积极有效作用。

刘奕志带领团队探索出疫情下最安全有效的眼科诊疗模式,将研究成果发表在眼科最有影响的杂志上,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眼科的防疫经验。

“过去,科学家自娱自乐,埋头苦干,不知道市场要什么,社会急需什么,大量的研究成果止步于一纸论文。”他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也以此时刻提醒自己。

落实分级诊疗体制 破解手术人才严重断层的危机

“无法想象10年后,主任们已年过花甲、有心无力,而没有独立主刀过大量常规和复杂手术、没有独立处理过紧急状况的年轻医生,该如何去面对排着长队等待救治的患者们?”刘奕志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青年医生成长一直是刘奕志的关注重点。但在临床工作中,他发现患者无论大小病,都要去大医院找专家、找名医,年轻医生实际手术操作机会极少,做主刀的病例不足5%。

长此以往,中国医疗界或将面临手术人才严重断层的危机。

对此,刘奕志也提出了解决方案——切实落实分级诊疗体制,严格划分诊治权限,让专家名医集中精力诊治疑难杂症和培养人才,让常规疾病分流至低年资医生。这样既可让专家名医从简单重复的常规疾病诊治中解脱出来,把部分精力转移到培养下一代年轻医生,又能让真正的疑难患者得到专家的诊治。该观点文章发表在国际知名临床期刊《柳叶刀》杂志。

至今,刘奕志已培养40余名研究生,多人荣获“杰青”、“优青”等称号,并以我国重大致盲眼病为导向,搭建了多个国际化团队平台。

带领眼科医院“国家队” 争做世界顶级的眼科中心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已连续11年荣膺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眼科榜首,连续7届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第一。

作为院长,刘奕志表示,“中山眼科中心不仅要成为我国眼科临床医学最高水平的‘国家队’,还要成为引领世界眼科医学科技创新的‘火车头’。”

❏ 带领中山眼科中心率先在国内开展“日间病房”诊疗模式,成为中国医改的典范;

❏ 率先践行分级诊疗医改战略,开展基层眼科医院能力建设以及西部眼科能力建设等项目,提高落后地区的眼病诊疗水平;

❏ 与国际一流的英国、美国等眼科研究机构开展高水平的合作,亚太眼科学会总部落户中山眼科中心;

❏ 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派出医疗队连年赴南太平岛国、非洲加纳等国家开展援外医疗;

❏ 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约,合作开展“解决国家层面的眼保健服务需求”工作,为欠发达国家提供眼健康服务,全方位提升了中山眼科中心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优秀眼科医生和杰出医学科学家,刘奕志以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深的医疗技术,突出的学术成就,在广大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口碑;作为“国家队”眼科医院院长,他带领中山眼科踏上成为世界顶级的眼科中心的伟大征程。

他是当之不愧的新时代共产党员优秀代表。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QEXYmTrGzqn6ka_ial0FA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