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这场伟大实践中,我校聚集优势资源,全校动员,尽锐出战,将脱贫攻坚主战场变成立德树人大课堂。为全面总结我校定点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展现脱贫攻坚历程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特推出“扶贫路上的中大人”专栏,讲述中大人心怀“国之大者”,奋进担当,为脱贫攻坚贡献中大力量的动人故事。
刘嘉(左一)走访调研贫困户(来源:校工会)
人物简介:刘嘉,现任中山大学党委保卫部政治保卫办公室主管,2019年2月至2021年4月担任中山大学驻连州市柯木湾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所在的中山大学驻连州市丰阳镇柯木湾村扶贫工作队被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个人被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2019-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先进个人,被中山大学党委评为2021年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走在村里,独自在家的老人会远远地扬起手和他打招呼,捧出自家种的柑桔塞满他的口袋;镇上赶集,村里人也会拉着他家长里短的唠上几句;入户走访,贫困户家的娃娃会扑到他的身上黏着不肯下地,狗摇着尾巴在旁边打转;途经学校,村里的孩子隔着围栏也会骄傲地和旁边的同学介绍:“这是我们柯木湾的刘老西(师)”……
这是中山大学派驻连州市柯木湾村的扶贫干部刘嘉同志。2019年2月到2021年3月,他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主要负责帮扶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户建和扶贫工作队的内勤工作。驻村扶贫工作队是一个整体,既要确保学校的帮扶规划落实落细落地,也要与帮扶地党委政府步调一致,不折不扣完成各阶段脱贫攻坚任务。日常工作中,他一方面与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同心同德、分工协作,严格对标上级要求和脱贫标准,始终以精准化为标准和要求,夯实农村基层党建,落实帮扶村建项目,抓实扶贫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全心关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情况,强化分类施策,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在切实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及防止返贫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柯木湾村下辖10个自然村,500余户2100多人口,是一个多姓杂居的粤北小山村。在脱贫前,全村有72户157名相对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约为7.3%。和其他乡村情况类似,柯木湾村留守老人、孩子多,享受五保、低保政策的人口约占贫困人口的50%,残疾人约占贫困人口的25%,有劳动能力人口仅占贫困人口的30%。
在历任工作队的接续努力下,从2016年5月到2020年12月,柯木湾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不足5000元增长到超过25万元,建档立卡有劳动力贫困户家庭人均年收入由不足3500元增长到21513元,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均达到退出标准,脱贫成效显著。
统筹兼顾,筑牢“两不愁三保障”底线
刘嘉密切联系群众,全面熟悉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的家庭情况,不断提升帮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了用好中山大学自筹的扶贫济困日捐款,他拟订《中山大学定点帮扶连州市丰阳镇柯木湾村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捐赠资金使用实施方案》《中山大学定点帮扶柯木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奖补及补助实施方案(2019-2020)》,并报学校通过,在村里扎实开展保障性扶贫,认真细致、逐户逐人进行生产奖补、劳务补助、教育补助、医疗补助、房屋维修补助等贫困户帮扶项目的申报和核查。
哪家有留守老人生活不便、哪家有人生病住院、哪家有小孩在哪读书、哪家屋瓦又漏水了,他都一清二楚,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什么时候该核查家庭收入了,什么时候该发放慰问和奖补了,他也都有条不紊及时推进。就连2019年工作队资助村里安装300余盏太阳能感应式巷灯,在选点的时候,刘嘉也主张优先考虑装在住得较偏、家中有老弱残的贫困户家门口,方便他们夜间出行。他说,这是给贫困户的“特权”。
平时入户走访,他习惯干三件事,揭锅盖开冰箱看看贫困户的伙食怎么样,进房间爬楼顶看看贫困户住得怎么样,进厕所开水龙头看看贫困户家卫生环境怎么样。贫困户有叫他“老师”“同志”的,有叫“帅哥”“小伙子”的,可就是没人叫他“队长”。他笑称自己是“打工的”,既给学校打工、给村里打工,也给贫困户打工。贫困户有了困难和问题,总是第一时间找他或是打电话给他,哪怕解决不了,聊几句哭一会安慰一下也是好的。
贫困户黎阿姨70多岁了,长年积劳成疾佝偻着腰,生活清苦却也乐观;有个儿子在东莞务工,收入一般,40多岁也没结婚。她家的住房虽是砖混结构,但还是老式的土瓦木楼板木门窗,居住条件较差。刘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工作队和村委共同议事的“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提出建议,在脱贫前帮助黎阿姨在内的20余户改善居住条件,解决房屋存在的门窗破损、屋面漏水、线路老化等问题,从中大扶贫济困捐款中列支相关费用,获得通过。从找人联系施工,到监督检查质量,他也步步紧跟不敢放松。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排查出的住房问题也得以妥善解决。黎阿姨也逢人就念叨:“我热烈地喜欢你们(工作队),有了刘老师你们的帮助,我都要把日子过得更好些。”
针对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问题,2016年以来,工作队协助地方政府完成危房改造24户,历年用于贫困户安全住房和居住条件改善的补助款累计近30万元;协助政府部门落实贫困户子女教育补助和医疗保险全覆盖,另外发放教育、医疗补助近20万元,全面巩固脱贫成效。
多方施策,扶志为先增强内生动力
扶贫既要扶智,更要扶志。近年来,工作队创造性地开展就业扶贫,多渠道设立公益性岗位,如各自然村保洁员和安全协查员、村委会图书资料管理员、电商平台管理员等20余个岗位,在解决因病、因残或需要照料家中老人小孩而无法外出务工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工作的同时,加强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端正态度,通过诚实劳动稳定脱贫。
刘嘉积极入户提供就业信息,动员有劳动能力村民就业(来源:校工会)
贫困户阿梅从湖南嫁到柯木湾已有十几个年头,一家8口,公公婆婆在村务农,自己和丈夫在珠三角务工,四个孩子从初中到幼儿园在读。孩子一直由老人照看,学习成绩差不说,要么讷于与人交流,要么言行举止粗野。此前,阿梅在广州一家文化传播公司工作,有着不错的工作环境和收入。2019年上半年,工作队邀请中山大学神经语言学教研团队两度到村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语言功能筛查,结果发现阿梅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刘嘉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和阿梅通了电话,听得出来,电话那头的她无比忧心——继续在广州工作,收入是不错,但孩子很大程度上前途就毁了;回村里照顾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家里经济又靠什么支撑。10月,权衡再三的阿梅还是辞了工作回到村里,离开了心仪的工作岗位,她心有不甘。
这一情况,刘嘉早已想到了。工作队正在推进的产业扶贫项目需要得力的人帮忙,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刘嘉和驻村第一书记商量,为阿梅量身定制了“电商平台管理员”的公益性岗位,帮助工作队和公司负责电商平台和线下展厅的日常运维工作。2020年疫情期间,工作队将电商工作室临时辟作“建档立卡脱贫户子女网课学习中心”,刘嘉给她“封”了个“临时班主任”,让他为村里近十名脱贫户子女提供学习保障。2020年下半年,刘嘉还积极争取到政府的公益性岗位指标,为阿梅后续的发展提供机会。
“刘老师帮我安排的这个岗位,既缓解了我回到村里的经济压力,也让我能够发挥所长,找到自己的价值。”如今,阿梅能够兼顾家庭和工作,恢复了往日的自信;同时,她还借助平台做起了“千鲜汇”线上销售,帮着村里人购买日常所需的生活物资,也能有点额外的收入。最主要的是,四个孩子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大女儿、三女儿的成绩进步明显,二女儿也开朗起来。孩子健康成长,收入也有了保障,阿梅回村这条路是走对了。
严守规则,有据可查做足案头工夫
刘嘉负责扶贫工作队的内勤工作,系统数据填报、资金项目台账、文件档案整理等保障性事务巨细靡遗。在涉及脱贫攻坚的重要事项,如项目论证申报、过程监管、资金使用等方面,他严守规则,规范管理,确保项目推进安全可靠;注意资料的收集和归档,严格把关,力求原始真实、要素齐备、逻辑自洽。他经办各类帮扶项目104个,涉及资金768.2万元,占了帮扶资金的一半以上。同时,担任帮扶村的信息员,各类数据报表的填报更是反复核对确认,丝毫不敢放松。他设计并加以改进的帮扶项目程序和资料台账,常常被作为“范本”供其他村参照。
刘嘉常说,“眼下这些琐碎的工作是扶贫工作的重要支撑,脱贫成效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回头很多还是要看过程。如果因为我的工作造成过程资料缺失了,那么我就对不起这份工作。”为此,他不但自己注重收集整理,要求共事者亦是如此。提交审批或支付的项目,该上会的必须上会讨论通过,该有的数额、日期、签名、印章一个都不能错、一个都不能少,该修正或补齐的材料必须到位,所有材料也必须保证原始真实、逻辑自洽。
刘嘉整理2016以来学校定点帮扶柯木湾村工作档案(来源:校工会)
他这股对待案头工作的严谨细致,让周围人有时甚至有些“怕”他,担心经手的资料有缺失或不规范被他“揪出来”;同时也佩服他,觉得有他把把关,事情总能做得圆满。
在2020年底的省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让考核组和镇村干部印象深刻的是村里扶贫资料的整理,纲举目张,完整齐备。这其中,包含着刘嘉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
回望中山大学与连州柯木湾村近五年的结缘,回望自己两年的扶贫之路,刘嘉感慨良多:“学校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合力帮扶,三批扶贫工作队一棒接着一棒共同努力,粤北乡村柯木湾硬件改善了、环境美化了、乡风文明了、产业振兴了,贫困村和贫困户也如期摘帽了,这是我们最高兴的事。中山先生训诫‘为社会福,为邦家光’,我能够有幸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样的伟大事业,是何其的光荣!未来的工作中,无论在哪,我都将继续发扬螺丝钉精神,在平凡岗位上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文稿终审:校工会 许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