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我校学子在2016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荣获最高奖项

稿件来源: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作者:关彦辉 编辑:彭楚裔 发布日期:2016-04-18 阅读量:

        近日,2016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评审结果正式公布。我校三个队伍在F题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最终,来自大气科学学院、岭南学院、以及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的蓝若瑜、冯文伯、郑齐三位同学的论文荣获特等奖(Outstanding Winner),并由全球最大的运筹与管理科学协会INFORMS授予唯一的最高荣誉INFORMS奖。其余两个分别由物理学院和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选手组成的队伍获得特等奖提名奖(Finalist)。这是我校自2010年连续七年获得特等奖提名奖,并首次在该赛事登顶。
        2016年赛事吸引了全球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大学、剑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12446个队伍,近四万选手参与角逐。中山大学共有来自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物理学院等20多个院系的885名同学,组成296个队伍参赛。除上述奖项外,还获得了36项国际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123项国际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s),获奖比例为55%。参赛人数、受益面、获奖数目都是历届最高。
       在特等奖论文中,选手们结合聚类分析、引力模型,利用网络分析方法构建难民迁移模型和反馈系统,然后使用元胞自动机对当下欧洲的难民危机进行了精确模拟,为政府和非政府机构制定有效的难民政策提供协助。蓝若瑜认为:“如果说算法与模型,框架与语言是比赛的关键,那么团队合作在所有这些之上。”


获奖证书(局部)      
 
         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是由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美国数学学会、美国国家安全局联合举办的国际性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包括数学建模竞赛(MCM)和交叉学科数学建模竞赛(ICM)两部分,为现今各类数学建模竞赛之鼻祖,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顶级的国际性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其宗旨是鼓励大学生对范围不固定的各种实际问题予以阐明、分析并提出解法。每队在96小时内对一考题涉及的实际问题展开分析和求解,对结果的合理性、模型的正确性、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根据分析计算结果给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后用流畅的英文写出结构清晰、结论明确的研究论文。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