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中国梦征文】中国梦的价值体认

从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与中国道路谈起

稿件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系 作者:张诗洋 编辑:刘嘉 发布日期:2015-03-09 阅读量:

        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华夏儿女凝心聚力之魂魂,是炎黄子孙自强不息的动力。中国梦继承了中国精神、积聚了中国力量、坚守了中国道路,洋溢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梦想,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开出繁花。

        一、梦想在前,历史为鉴——中国梦与中国精神
        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从未中断,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使中国精神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气魄,有“先天下之忧而忧”之担当,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铮铮铁骨,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从共产党诞生之初的红船精神,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从新中国成立后的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等,这一中国现当代精神集群,一脉相承,为中华民族构筑了梦想,创造了希望。中国精神,为中华儿女筚路蓝缕的奋斗史扎下根,绽放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梦想。
        同用梦想之名,中国梦正因包蕴了中国精神,与寻求个人成功“美国梦”差别极大。中国梦,是包容了13亿国民个人理想的共同梦想,是个人梦、民族梦、国家梦。一百多年来,中国人经历了无数血雨腥风,支撑着我们顽强拼搏的力量便是中国梦精神。勤劳、勇敢,仁爱、和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凡此种种都成为中国精神的内核。正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对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生活的期待与梦想,构成了志士仁人心中的伟大精神力量,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支柱。
        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梦想。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邓小平指出,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形成“共同理想信念”。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高瞻远瞩的论述,为共筑中国梦提供了动力的源泉和切实可行的路径。如今,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强大的中国精神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我们坚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汇入改革创新这一最鲜明的时代精神特质时,会激发出无与伦比的正能量,成为引领中国腾飞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让熠熠生辉的中国精神托起新时期的中国梦!

        二、梦想在前,何以实现——中国梦与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这就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个体之梦,融入群体之梦;国家之梦,反映国民之梦。中国梦是众多中国人心底里最深切的渴望,是超越了个体而对群体带有普遍驱动力的能量。
        时至当下,常常会听到一种对于“信仰缺失”和“道德沦丧”的激烈抨击,有人认为中国社会在高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严重的价值危机。这种表述作为振聋发聩式的警醒自然有其作用,但如果认为当下社会真的没有价值的支撑,不免显得偏颇和极端。
        “位卑未敢忘忧国”,中华民族始终有着心怀家国天下的深厚情怀。中国梦,道出了中国人的心声,对社会道德的产生救弊之用。今天,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紧紧相连——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就是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同祖国和时代一起发展进步的机会,使每个人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个人的合理价值追求。
        谈到个人梦想,我梦想用知识提升自己,用行动带动他人。我们是书生,但不文弱迂腐。当代青年人,怀揣炽热梦想,用知识的力量改造这个时代。“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华复兴之路的责任在我们肩上。因此,个人的梦想理应汇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之中,积聚强大的力量。
        力量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本。今天,每当谈起“中国力量”,我们越来越感到心里有底气。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聪明才智的中国力量,让中国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各个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神舟系列飞船上天,首艘航母成功入列,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桩桩大喜事让我们发自内心地为祖国的兴盛而振奋!梦在前方,同心同德的中华儿女定会为祖国的复兴之路再添动力!

        三、梦想在前,路在脚下——中国梦与中国道路
        精神的力量来自经历的升华,梦想的实现源于实践的砥砺。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华儿女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前行。
        在路上,要以中国梦为方向,坚定走好脚下的路。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一路走来的经验总结,我们深知“中国道路”来之不易。今后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路上,要以求实之风,践行更多落实之策。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真抓实干,用脚走,用眼看,用心体会,才能真正感受“中国梦”的广度、深度和难度。目前我国还存在着人均经济总量排位靠后,城乡差距、社会公平等问题亟待解决,中国梦的美丽绽放还需付出更多辛劳。不过,勤劳朴实的中国人,也正是在面对梦想和正视困难的坦诚之中,开创了我们改革开放到今天的大好局面。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中国人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这个“中国梦”。
        落实到青年身上,我辈大学生摩拳擦掌,砥砺青春,愿为中国梦的实现挥洒热血。作为中山大学的学子,我们铭记孙中山先生“要立志做大事”教导,实践“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我们践行“人心向学”,我们怀揣梦想,以增长知识、学好本领为中心任务,练就过硬的专业素养。同时,依托学校广阔平台所提供的国际化视野,我们努力成为领袖气质的人才和行业精英。除了学业上的要求,中山大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特别强调了志愿服务,引导我们关注社会民生,让公益成为习惯。这份沉甸甸的人文情怀,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我们心中仍时时鸣响!勇敢拼搏有担当,关心社会与国家,立志干大事、学会干大事,是我们中大学子共同的梦想!
        拥抱理想,观照现实,先辈手创的辉煌基业,带给我们幸福生活。我梦想用知识提升自我,报效祖国!作为一个中文人,我愿以学术为业,永葆一份书生气——坚守学问的底气,追寻真理的勇气,务实研究的正气,耐住寂寞的志气。我愿与道义为伴,让公益成为习惯,承担社会责任。我愿在自我追求成功时关爱他人和社会,在竞争中不忘分享和关怀,在前行中相互慰藉和守望。我愿意与千千万万有志青年一道,共同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宏伟豪壮,它代表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积淀着中华儿女的世代夙愿,必将引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又具体实在。每个炎黄子孙,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这正是中国梦最富生命力的构成。这是一个新的中国梦,是我们将要共同实现的中国梦!
        凝聚中国力量,恪守中国精神,走好中国道路的每一步。看,展宏图九州英才扬鞭跃马,创伟业四海豪杰破浪飞舟。中国梦,我们来了!

        (该文获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科联共同举办的“中国梦•我的梦”大学生征文活动一等奖)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