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唐虞三代大道郅治,大汉盛唐隆昌何极,康乾盛世武功烜赫,千百年间史家铺叙,诗赋讴歌。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复兴中华便成为代代中国人寤寐不忘的梦想。割地赔款屈辱之时,颠沛流离惊慌之夜,烽火杀敌危急关头,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梦想在远方天际灿若星辰,激励中华儿女抗击外敌、强盛经济。如今,复兴之路行至2013,未来中华之崛起,关键在乎文化,责任在我少年。
一、文化思想 固本强国
以儒家宽厚博大为主,辅以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等精神,发展之程又兼收他族如佛家之文化,融会贯通,渐趋繁盛,终成我中华文明之博大精粹,铸我中华民族之独特风骨。一个民族的独特反应在其文化之上,一个民族的精魂寄托于其文化之中,因而一个民族若希冀昌盛必先继承巩固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中国梦”便是在中华文化的滋润下萌生,若没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遥远记忆,没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深情梦想又怎会有如今中华复兴的殷殷期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需要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因而也必须以伟大的民族智慧为底蕴,以中华文化为感召。在如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界局势之下,文化已成为国家间竞争的重要因素,面对他国文化冲击负载于书籍、电影之上滚滚来袭,坚守中华文化根本是必然之选择。唯有时刻铭记中华文化,才能提升“中国梦”的凝聚力与感召力,唯有切实弘扬中华文化,才能确保实现的是华夏儿女的“中国梦”。
文化继承之后还需变革。中国人的变革之路艰难曲折,近代在西方列强咄咄逼人态势之下,由器物而起,历经制度,后至文化,由浅入深,国人封建落后的精神文化才是中国走向现代化最大的障碍。鲁迅先生亲睹国人之愚昧麻木后愤然弃医从文,便是看出医治身体远不如医治国人的思想来得有效。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这样不屑一顾地说道:“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愤然之后重归冷静,此语虽傲气凛然却也点出了文化思想变革之重要。观之西方发展路程曾经历三次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逐步发现人的价值,解放了对人的思想束缚,点亮了思想自由之火,每次思想变革都使得西方社会的发展跃至一个新的高度。一个民族若要飞腾繁盛,思想精神之变革实乃重中之重,没有文化的前行,任何经济或政治的改革都无法触及现下不足之处的根本。如今面临铺天盖地的商业化文化侵袭,中国似乎也进入了“娱乐至死”的时代,随着现代大众传媒的无孔不入与网络传媒的全面普及,当代的文化生产、审美活动和价值取向也不免展现出新的时代烙印。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重复着急促而又一成不变的脚步,迷醉于肆意的娱乐放纵与浮躁纷杂的社会氛围之中,如何避免人们的思想被大批量复制的文化产品所束缚成为了当下一个复杂艰难而又刻不容缓的议题。面对社会的商业化与娱乐化我们需要平静理智的清冷目光,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路程上我们需要深刻理智、创新变革的思想文化。
二、中国少年 少年中国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百年前梁启超曾如此振臂疾呼。“中国梦”实际上便也是中华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总和,是个人命运与国家未来的紧紧相连,需要的是中华儿女激发其进取心与创造力,以不竭的勇气踏浪前行。而论及进取、创造与勇气,怎能不称赞少年?每一个少年都有着不竭的热情与活力,单纯的心灵满含对美好的向往,每一个少年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奋发进取的不懈追求,更易受到先进思想的影响,每个少年都拥有极大的潜力和长长未知的时光,无畏的精神饱含以星星之火燎原的梦想。何其幸运我青春尚在,却也已深感时光如水易逝,不敢辜负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唯有争分夺秒地学习历史沉淀下的智慧与文明,充实自己的头脑,提升自身的能力,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全身心地投入“中国梦”的构筑中,待到力竭之时才能真的无愧于心,坦然面对未来少年审视的目光。“少年”一词从来就等同于活力,等同于进取,等同于未来,少年从来都是国家发展的砥柱,民族腾飞的希望。只有每个中华少年都自强不息,砥砺进取,中国才是少年的中国,是必将腾飞富强的中国!
三、中国梦 我的梦
留在大学象牙塔中,立于三尺讲台之上便是如今尚算少年的我心中的梦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这一角色自古来便承载着教诲青年,传播文化之责任。而不同于其他教育场所,大学“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纯粹也为他者所不及。历经高考洗礼,初入大学的我便惊异于大学内思想之深刻博杂,老师们娓娓道来的思想与图书馆内静谧于排排书架上的先人的智慧毫不留情地揭露出之前我对世界、对宇宙、对自己、对人生认识的简单与浅薄。大学前的我似小溪,浅而脆弱,一点点波折便沉郁不振,一点点难题便愤懑困惑。大学后的我似河流,比之先前变得沉稳冷静,也许对一切的理解尚且稚嫩,然而却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主见与坚守,面对纷扰缤纷的世界,开始懂得珍爱内心深处的理智与清明。看今日身边,同我一样,众多莘莘学子也都是在大学中邂逅了他们起初不觉日后影响至深的文化与思想,他们在这里初次建起对世界、人生较为系统的哲学,首次确切真实地开始对未来的憧憬与设想。回望悠悠历史,1895年数千名举人联名的“公车上书”、1919年以北京青年为首推动的五四运动……历史关头,大学之中接受了先进思想文化的热血少年走在推动社会变革与国家进步的最前排,文化与少年的交汇让大学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极为重要的力量。
当我有幸成为一名大学中文教师之日,盯着我的便是诚挚纯净的眼眸,面向我的便是同昔日我一般的稚嫩脸孔,我便必将懂得他们的激动与忐忑,坦然面对他们的渴望与怀疑。我有责任,有责任传递给他们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从“思无邪”的四字诗经到世人称颂的唐诗宋词到读来口齿噙香的戏曲小说,从龟壳牛骨上的古老文字到遥远陌生的音韵训诂到自成体系的文学审美,我要我的学生懂得中国人的浪漫与情怀;我有责任,有责任为他们讲述孟子面对王权的雄辩滔滔、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豪情、嵇康死前一曲《广陵散》的淡然自若、陆游以诗为剑的爱国拳拳,我要我的学生懂得身为华夏子孙的风骨与气节;我有责任,有责任协助他们拨开社会表面的浮躁,敢于以批判的眼光看待现实,不忘关注人性本质的美好,懂得坚守内心的理智与清明的重要。我希望我的学生拥有文化的底蕴与正直的人格,拥有冷静睿智的眼光与独立卓然的思想。个人梦寄托于国家梦、民族梦之中,今为少年,我锐意进取,百折不挠,他日我若有幸为师,也将倾尽全力,尽我所能影响代代少年,传承为实现“中国梦”的不懈奋斗。
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实现仍在远方。继承传统,深刻思想,我中华少年在对精彩人生的向往中也承载了实现“中国梦”的责任,必将汇集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今观世界局势,方悟文化进步之重要,思量前途艰辛,更觉中华少年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