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鲜明阐述了“中国梦”的含义,对世界、对人民作出了鲜明回应。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话概括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暗含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勇气。
从报纸荧屏到街头巷尾,从QQ到微博,“中国梦”成为炙手可热的流行词汇,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话题。大众媒体、文化名流纷纷对“中国梦”进行注解;有的新闻网站专门征集“我的中国梦”,一时应者云集。中国梦,是一个怎样的梦?
“希望祖国繁荣富强”、“希望百姓安居乐业”、“我的中国梦是父母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儿子考上大学找到满意的工作”……互联网上,人们“放飞”一个个梦想。
有梦•才有希望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中国梦”这一名词的提出已经难以考究,但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之初就一直提到的“中国梦”的宏伟构想似乎又将一个飞速发展的东方古国的梦想,又将人们心底里最初的梦想唤醒,“中国梦”的提出,是一个民族和每一个个体的觉醒。作为一个有着历史责任感的大国,中国需要打造、构筑和推销自己的梦想。 “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也是在复兴过程中每个个体自我实现之梦,是中华民族面对未来之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中国梦”既是对百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渴望和追寻的概括,也是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既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中凝聚的感情和力量的表达,也是对普通民众希望和追求的表达。
“中国梦”的提出传递了强大的正能量,“中国梦”的流行触动了人们的心弦,激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共鸣。一个没有梦想的人,犹如没有翅膀的鸟;一个没有梦想的国家,将不会看到未来的希望。“中国梦”是国家梦想与个人梦想的高度契合,是正在崛起的中国,对世界的宣誓;是正在复兴的民族,对人民的承诺;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憧憬,是每一位国家公民对生活的希冀……有梦,才有希望。
公平•筑梦之基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中国人民向来不患寡而患不均,我们经得起艰苦卓绝的恶劣环境,我们耐得住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但是,人们在面对贫富差距扩大化,社会阶层流动板结化的趋势,梦想在现实面前的接连碰壁,让“梦想”这一名词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人们不是没有过梦想,而是不敢让梦想继续。
政府不断在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达到共同富裕。也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公平的覆盖范围最大化,比如从全面取消农业税到发放种粮补贴,从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到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高医疗教育保障水平,过去10年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民生政策,让人们看到公平的曙光,人们才有勇气去重拾昔日的梦想,中国梦才有了筑成的基础。
公平,意味着要尊重个人的梦想和追求。“中国梦”涵盖了民族梦想和个人梦想。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国家梦、民族梦替代每个人的个人梦想。我们需要用“中国梦”凝聚和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从而汇集力量去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梦想。
公平,意味着积极寻求“中国梦”和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的结合点。奥巴马强调,“美国梦”要把所有的美国人团结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这也正是我们实现“中国梦”所需要借鉴的。
公平,意味着要有更加切实的保障,将公平植入每一位执政者的血液之中。让人们享有权利,让尊严得到维护,让特权无处扎根,让权钱交易无所藏身。使更多的人为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公平,需要社会的各方面监督,但媒体也不要打着监督的幌子,做着赚取读者眼球的勾当,我们需要的是切切实实的公平保障。
努力•筑梦之本
“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梦想是黑暗中的火把,照亮前方的路途。然而,有了光明和方向还远远不够,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走到目的地才是梦想的终点。
诚然,现实社会存在个别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将这种不尽人意无休止的扩大化,“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没有人会在意筑梦过程中所付出的的艰辛,梦想也只有自己才能知晓,在梦想成真的一天,一定会怀念那些筑梦追梦的日子。
对个体是这样,对国家同样如此。
从清王朝“天朝上国”的美梦被列强摧毁,到新中国的建立,在这期间,经历了多少近代仁人志士在血雨腥风中的努力,新中国走来的这60余年又经历了怎样的风云变幻才取得了今日的成绩。有不足,才能做得更好,有梦想,才有动力,有努力,才能引领人们实现“中国梦”。
此时此刻,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距离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8年时间。不到3000天!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跑好决定性阶段的接力赛,决定着中国能否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民族、国家实现科学发展,个人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中国梦”给了我们一个共同目标,让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为这个梦想注入一份心力。
大学生们的梦想就是未来“中国梦”的基调,我们仰望星空,我们脚踏实地,作为中大人,我们肩负着孙中山先生“为社会福,为邦家光”的殷切希望,我们没有理由踌躇,唯有奋勇向前,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和头脑来打拼每一个人的未来,要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力来创造我们共同的未来。
(该文获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科联共同举办的“中国梦•我的梦”大学生征文活动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