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中国梦·我的梦:2012中山大学年度人物提名奖】王尧:用专业知识打造公益新品牌

稿件来源:新闻中心,学生处 作者:伍美红 编辑:刘嘉,黄怡辛 发布日期:2013-05-08 阅读量:

 

        “有山靠山,无山自山”,这是王尧最喜欢的一句话。
        斯文帅气,亲切沉稳,这位2010级的本科生,不但是药学院团委副书记,还是学院学生志愿服务队队长、“安全合理用药进社区”公益项目负责人。不爱夸夸其谈,他用无尽的热情和踏实的行动,诠释了他在公益和学生工作之路上的“无山自山”。



 

        独特构想,源于对公益新理解

        从大一开始,王尧就活跃于各种公益活动中。在广州亚运会期间,他所在的团队获得了“中山大学亚运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投身公益是无止境的,王尧更多的时候也在思考,究竟何为“公益”,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他人。
        “我觉得公益就是‘以己之长,助人之缺’”,这就是王尧给自己的答案。最好的公益应该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与志愿者所学相结合。
        抱定着这样的想法,王尧开始了自己在公益上的探索与创新。
        2012年6月,他开始筹备“安全合理用药进社区”计划。在“三下乡”支教活动中,他做了关于安全用药的宣传工作,深得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认可。随后,在学院领导、老师的支持下,他带领其他志愿者把活动开展到社区,通过摆摊咨询、派发手册、问卷调查以及展板宣传等活动形式,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用药的理念。2012年7月,一个具有学院特色、可操作性强的公益项目——“安全合理用药进社区”正式诞生。

        亲力亲为,为项目注入新“养分”

        新构想的闪现也许是一瞬间的事情,而实施的路途又是何其坎坷。
        A5大小,白底黑字,这本《安全合理用药》手册共有26页,按照“儿童用药”、“妇女用药”、“老年人合理用药”、“感冒用药”等七个不同类别编写,内容简明易懂,排版清晰别致。在编辑的时候,为了保证册子的专业性,他下载了上百篇的相关论文进行仔细核对。
        项目开始筹备的时候正值小学期,其他成员几乎都在参加军训,人手严重不足。他担起重任,一切从零开始,不管是编辑手册、设计问卷,还是招募志愿者、联系社区,他都亲力亲为,带动整个团队的行动。
        暑假的广州分外炎热,很多人都会选择早上或傍晚出门。为了遇上人流高峰期,唯有更早出门。“我们早上6点就起床,带着手册、横幅、问卷和展板,乘坐地铁到社区,直到中午一两点才回来”。
        最令人头疼的是联系社区的工作,学生的身份让他屡吃闭门羹。后来在学院老师的帮助下,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沥滘公园和罗马家园小区是第一批试点。到达社区,第一件事情就是搭帐篷、摆桌椅、挂横幅。现场布置完毕,志愿者们就开始主动跟过往的社区居民聊天,赠送《安全合理用药》手册,介绍安全用药的知识。王尧和志愿者们忙得不可开交。这是一个成功的开始。据统计,三天的活动一共派发了约800本手册,超过1000人次的活动人流及3000多人的活动辐射面。
        迄今为止,“安全合理用药进社区”公益项目共举办了8期,平均每月举办一次。每一次活动结束后,王尧都总结反思,根据反馈的信息修改《安全合理用药》手册,壮大志愿者队伍。他们还请来了皮蓉标教授进行指导,使得安全用药志愿者培训活动更趋规范化。

        载誉而归,公益仍须新努力

        2012年10月,站在“中山大学2012年暑期公益实践十大精品项目”活动答辩会的讲台上,王尧作为项目代表向大家展示他们的努力成果。
        经过历时4个多月的答辩和评选,“安全合理用药进社区”公益项目以极强的专业特色脱颖而出,获得了专家评委一致好评,并得到“BEST卡”重点推荐,直接晋级“十佳精品项目”。王尧激动言谢:“回首2012这一年,十分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努力,让‘安全用药’拥有今天的成功与荣誉。”
        他认为,这个公益项目的特色在于“精”,使掌握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让更多的人实实在在地受益。“做贡献,长才干,受教育”,通过实践,也可以认识到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
        不久后,王尧遇到一个将“安全用药”从校园推向了社会的好机会——第二届广东公益志愿文化节和志愿服务广交会。在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王尧作为项目代表与广州时代地产公益基金签订了赞助合同,项目获得了2万元的支持。“感觉太震撼了!”王尧至今仍记得在合同书上签名那一刻的激动与喜悦的心情。
        为获得更多的商业赞助,使“安全用药”由一个学生公益项目优化提升为一个独立的NGO,作为学院团委副书记的王尧成立了团委外联部。在不断的尝试之后,他们终于与广药集团旗下的国盈药业达成合作意向,借助广药的平台继续打造“安全合理用药进社区”这一品牌项目。
        在累累的硕果面前,王尧并没有止步。他认为项目仍然需要集聚更多资源,由“精”向“广”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的规模,使志愿者培训常规化;注重提高项目的知名度,扩大影响范围,使活动能覆盖更多的社区和人群。

        无山自山,不断开拓新征程

        在担任药学院团委副书记期间,除了致力于打造特色品牌公益活动,王尧对学院团委工作进行了相应的优化。在内部建设上,他细化部门分工,成立外联部和新闻部,以扩大团委活动的影响力;在对外活动上,推出“药院名师访谈系列”与药院十周年职业发展系列论坛。他还是项目发起人和负责人,联合东校区九院团委,举办“精英飞跃计划”大型策划比赛,以充分利用和共享各个院系优势内培资源,打造立体化的成长体系,为各院团委的干事提供一个飞跃的平台。
        “谦虚,踏实,靠谱!”王尧在同学眼中,动则打篮球,静时苦读书;上得了辩论赛,站得了晚会台;文艺时爱旅游摄影,普通时爱实验科研;当得了学霸,卖得了萌!确实,他满满的荣誉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在条件允许时,要学会争取利用自己所有的优势资源;没有条件时,努力自己创造条件。这是王尧坚守的信条,也是他成功的“捷径”。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