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但充实而安心。”这是她对忙碌生活的回答。鲁豫的那句“抡圆了生活”,一直是她简单而坚定的信条。为生活奔波,为学术奋力,但是也不吝于通过公益回报社会。我们惊艳于她花儿般绚烂的成绩,也感叹她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她就是2009级历史学系本科生张程娟。
平凡家庭里成长出的铿锵玫瑰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程娟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不管生活多么艰难,父亲都坚持要供养姐弟三人上学读书。父母的勤劳和对子女期待,在她心中种下了爱的种子,给予她前进的力量。
“早当家”的忙碌并没有影响她的学习。从小学开始,她的成绩便一直名列前茅。初中的她,开始了住宿生活。在别的同学还要家长接送的时候,她已学会照顾自己。一个月才回一次家的她,还要帮着母亲打理家务。她时刻提醒自己“要好好读书,充实自己,考一个好大学”。
然而,命运却在关键时刻跟这个刻苦勤奋的女孩开了玩笑。那年夏天,高考失利,梦想与她擦肩而过。面对现实,她不甘心,不愿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汗水付诸东流。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心情调整之后,她决定用一年青春做筹码,重回高三,为自己、为家人拼一回。接下来的一年里,她的学习,伴晨星而始,望月落而终……
拿到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她知道,这里将是她梦想起航的地方。正如她所说,人生中会有很多“节点”,就像树上的伤疤,跨过去,便迎来更绚烂的生活。
象牙塔里灿烂盛开的木棉花
离家的时候,姐姐跟她说:“人出生境遇很不一样,但只要努力,一切都会改变的。”这句话,是她与姐姐之间无形的约定,也成了她接下来四年努力生活、守住坚持的力量之源……
大学,她修的是历史学。“初入史门”时,她对历史学的了解其实并不多。然而,开学初陈春声教授的一场精彩讲座,让她一下子喜欢上了这门古老的学科。随着学习的深入,她越来越深地感受到,历史学是一门充满人文关怀的学科,让人懂得以一种“理解之同情”去看待过去、理解现在。
在同届的大一新生尚在享受着自由放纵生活的时候,她早已开始了有计划、有目标的紧张学习。自习室、图书馆,总能看到她埋头钻研的身影……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来,她的成绩一直保持年级第一,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一等奖学金”,曾获得第三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李学柔基金奖学金”和“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大学生奖学金”。
张程娟并不是人们刻板印象中的“学霸”,她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读书、练笔、跑步、听音乐等等,都是她所痴迷的“小习惯”。因此,写作比赛、策划大赛、公益活动乃至运动会,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她是“立白杯”寻访校友足迹活动一等奖得主、首届历史系策划大赛的第一名、2011年“中国梦论坛”志愿者、人文科学学院运动会女子800米和4*400米接力的冠军……这样的荣誉还有很多,不过在她看来,“结果不再重要,去经历,去感受,去分享,磕磕绊绊,才敲打出坚强内心。”
一个约定,一份坚持,她如那红艳艳的木棉花般在大学的校园里绽放。
向着太阳蓬勃生长的向日葵
也许,她更希望自己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史学工作者”。
为了实现在高校任教的梦想,她在不断积累知识的同时,也开始尝试申请大学生项目。2012年,她成功申请到了“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探索自己关注的领域。
讲起史学研究上的事情,本来话并不多的她突然变得活跃了。 2012年9月,她参加了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的卓越学科国际项目——“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华北小组的调查和研究计划,跟随此领域的学者前往山东进行田野考察。学者们对学术的追求及对田野的热情,深深地震撼了她:路上每当遇到碑刻、族谱或者其他“有意思”的东西,他们都要细读,拍摄,并与之“对话”。“要有问题意识,走到田野里,村子里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带着这些启发,她认真完成了这次考察。田野中的点点滴滴,成为她今后进行研究的养分。她更加积极地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或研究活动,也越发地敢想敢言。
一个月后,她被邀参加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明清时期江南运河与市镇”学术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会议上,有众多的认可声,也有“一针见血”的质疑。对此,她都一一接受并思考。
正是凭着对历史学的热爱,乐观上进、不畏批评的学习态度,她在梦想的征程上不断突破自己,如小小的向日葵,不懈地向广阔的蓝天靠近。
怀抱感恩,做一株小小的康乃馨
这个家境并不宽裕、拼命做兼职补贴家用的女生,毫不吝啬时间和精力去做公益:2009年寒假,她组织并参加了“爱心温暖弘德家园”公益活动,给孤儿送关爱;随后,她参加了中大“创先争优”活动,利用课余的时间给农民工子女补习;2011年暑假,她又参加了由中山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举办的“启航支教”活动……
她做公益有自己的一套原则,就是“善于助人”——助人首先要做到“尊重他人”。对于需要帮助的人,她尽量以最恰当的方式去表达,让别人感受到真诚的善意。
在揭阳支教时,班上的一位小女孩安静好学,但是每天早上总是匆匆到校,放学后又匆匆离开。起初,志愿者们觉得有些奇怪,但也没多心。有一次,他们放学路过一家小吃店,看到那个小女孩正在店里忙活着,瘦小的她一边帮妈妈端菜,一边照顾身边的小弟弟,脸上挂着倦意,也比同龄人多了几分成熟。从那之后,他们每天都去这家小店吃饭,跟女孩玩笑,帮她哄小弟弟,直到支教结束。小女孩深受感动,悄悄增加了他们饭菜的份量。
正是这件事情让张程娟明白到,以平等友善的方式施以援手,才有可能将感恩的种子和生活的信念植入人心,公益之本,不外乎此。这位“公益达人”不无感慨地说:“一路走来,有太多的人给与了我帮助与支持,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此努力回报社会,让别人也坚守住信念。”
一路收获,一路播撒。心怀感恩,她化身一株小小的康乃馨,用尊重之爱点亮一个个生活的信念……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是她对自己的激励,也是我们对她的期待!相信,接下来的青春路上,属于她的青春之花,将绽放得更美、更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