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新闻网广州8月4日电(通讯员王同飞、钟艳灵、张茂林)7月17日至24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团委响应乡村振兴号召,积极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支教志愿队前往中山大学定点帮扶单位——梅州市大埔区大埔中学,开展为期一周的义务支教活动,此次支教活动由学院团委书记谢金华老师带队。
在支教过程中,支教队员们每天上午开展语、数、英基础教育,每天下午举办专题教育以及支教活动,不仅传播了基础科目学习方法和经验交流,还开展了青少年普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营养健康科普教育、基本生理知识教育等专题教育,以及趣味运动会、科普小实验、舞台剧、辩论赛、捐书仪式等丰富多彩的支教活动。
支教队员们在给大埔中学同学们进行基础教育活动中,精心策划,采取了多种形式。在语文课上,除了每日的正常课堂教学外,支教对员把日记作为与同学们沟通的载体,通过认真批改、解答同学们的问题与疑惑,增进彼此的沟通与交流。此外,他们还开展书籍分享课、名著《红楼梦》四大名画鉴赏课、《主持人大赛》观看和鉴赏等课程,引领同学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加强同学们语言文字的表达与运用;在数学课上,支教队员为同学们讲述了新学期课程内容,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向同学们传授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在英语课上,支教队员为同学们开展了外文名著《小王子》专题阅读,通过听原音、看原文,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与学生们互动交流日记(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给学生讲述数学知识点(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小王子》英语文章阅读(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为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支教队员们还展开了一系列专题教育及支教活动。在科普实验课上,他们为同学们讲述了牛顿摆的原理、展示了大气压强的相关实验和可乐喷发实验,为同学们带来了一节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充满欢声笑语的趣味实验课。支教队员还向同学们开展了大学生活分享课,通过分享他们在大学的饮食、住宿、教学、社团等情况,激发同学们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在同学们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在普法专题教育中,谢金华老师通过列举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网络诈骗行为,提高学生的防诈骗意识。支教队员还组织了一场趣味运动会,全体队员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了篮球联赛、送鸡毛信、踩气球三个项目,让孩子们切实体会到了运动的乐趣。
展示可乐喷发实验(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谢金华老师开展普法教育课(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趣味运动会(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最后,支教团为大埔中学捐赠了一批优质图书,为同学们设立了读书角,希望以此扩展同学们的阅读视野,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望。
捐书仪式(来源:公共卫生学院)
本次公共卫生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并圆满结束,支教团成员不远千里,精心筹备,让大埔中学学生收获了一系列与众不同的课程体验,激发了他们求知求学的不竭斗志。公共卫生学院支教团怀着赤诚的心,将知识的火种传递到大山深处,将希望的幼苗种在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以梦为马,孜孜育人;踏风前行,步履不停。公共卫生学院支教团将以不变的初心和坚定的决心,越千山万水而行,圆孩子希望之梦,继续完成未来的支教使命。
文稿终审:公共卫生学院 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