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我校召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

稿件来源:教务部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7-10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7月10日电(通讯员肖思诗)7月6日下午,中山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在广州校区南校园中山楼313会议室召开。教务部、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中山大学附属小学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员参加会议。刘济科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首先,教务部教学发展处(思政课程管理办公室)副处长陈青介绍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工作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教育部不断加强对思政课的宏观指导,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山大学不仅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还办有优质的附属中小学,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并已进行了前期探索。

刘济科副校长在讲话中谈到,中山大学作为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牵头高校,要充分发挥现有优势,积极探索,深入推进,在三方面下功夫深化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一是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对思政课建设的各项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和系统推进。教务部、马克思主义学院、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要鼎力协作,通过加强课程建设、理论研究、交流研讨、教师培养、教材建设等,形成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接力、协同作战的局面。三是要切实抓好思政课名师名课培育。一方面要着力提升教师的思想水平和教学水平,引导思政课教师不断追求卓越,努力做“大先生”;另一方面要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吸引力、有效性,打造高水平思政“金课”, 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与共享,提升中大思政课的影响力。

刘济科副校长讲话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童建军在发言时谈到: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以扎实的调查研究为基础,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形成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学术成果,形成做得实、用得上、信得过的调研报告,形成具有重大特色、符合教育规律、产生育人效果的实践方案。马克思主义学院、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可以结合自身的研究优势和教学需要,切实选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形成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合力。

附属中学德育处主任罗金星和附属小学副校长韩景峰在交流时均表示将按照学校统筹部署安排,积极参与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创新教学管理、丰富课程资源、建设好教师队伍、设计好教研机制、构建好课程体系,做好思政课程化的同时,也努力加强课程思政化,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

刘济科副校长在总结讲话时强调,国家和学校大力支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敢想敢做,附属中小学要积极配合,出真招见实效,切实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应有作用,全面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育人效果,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稿终审:教务部 陈省平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