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医学教育数字人卫】中国医学数字教材与慕课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稿件来源:医学教育数字人卫2015-07-17 作者:电子音像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5-07-17 阅读量: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和“互联网+”行动指示精神,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部有关融合发展、在线课程建设文件精神,以实际行动全面推进互联网+医学教育、互联网+医学出版传媒的落实,切实服务于提升医药教育质量,服务医药卫生人才培养,2015年7月12日人民卫生出版社在京成功举办“中国医学数字教材与慕课建设研讨会”。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教育部等部委司局领导,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理事,人民卫生出版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数字教育项目示范基地院校领导,数字教材主编,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发起单位及首批慕课规划课程承建院校领导,首批慕课规划课程承建专家教授,部分高等医药院校代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等人员,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等300余人出席了会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理事长刘德培院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教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张毅君司长,教育部高教司王启明处长,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陈昕煜处长分别讲话。对人卫社近年来的发展,尤其是在医学数字教材、慕课建设以及探索开放大学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高度肯定,并提出了新要求。人民卫生出版社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陈贤义编审代表会议主办方作大会致辞,总编辑杜贤编审主持了开幕式。

陈贤义董事长重点从三个方面汇报了人卫社近年来在上级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广大医药卫生院校和专家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所开展的工作:第一,根植健康、服务教育、繁荣文化、发展事业、贡献社会;第二,深化改革、转变理念、抓研发、重质量、促融合、强服务;第三,创新开拓、主动拥抱互联网+医学教育,探索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新模式。人卫社顺应发展需要,紧密围绕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需求,通过实施数字化战略,在医学教育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创新方面,实现了三步跨越:第一步是以医学数字教材为引领构建立体化医学教育体系,第二步是人卫慕课开启中国医学慕课元年,第三步是开放大学助推数字化医学教育改革。下一步,人卫社将大力推进智慧智能终身服务的医学出版传媒结合体,构建医学教育传统出版和新兴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实现新的跨越。人卫社希望与更多的院校、专家携手,为创新医学教育的模式,提高医药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复旦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卫平教授主持大会报告。吉林大学李玉林教授、四川大学万学红教授、中山大学王庭槐教授、上海健康医学院黄钢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雷寒教授、齐齐哈尔医学院刘吉成教授、北京大学汪琼教授分别以“教材建设是互联网时代医学教育的基础工程:互联网+医学教育+病理学”、“MOOC的现状、问题与展望”、“后MOOC时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组织模式”、“在线学习推动学习变革”、“信息技术引领医学教育改革:重庆医科大学数字教材和在线课程建设的探索”、“深化教学改革 推广数字教材”、“2015 MOOC发展”为题目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互联网+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总结第一批“中国医学数字教育项目示范基地”的建设经验,共议中国首套国家级医学数字教材和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课程建设与应用,筹建“人卫开放大学”等议题进行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人卫社正在携手全国医药院校以“互联网+医学教育”为引领,以数字教材为抓手,以人卫慕课为载体,校社联手、融合资源、共建共享,开启“人卫开放大学”之门。会议进行了分组讨论,院校长、教务处长、数字教材主编及慕课课程负责人,就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研讨数字教材、慕课课程及开放大学如何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如何进行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和学习过程认定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本次会议高效务实,成果丰硕,得到了上级政府部门、院校、专家和媒体的高度重视、广泛关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zgyNzAyNQ==&mid=208093076&idx=1&sn=cf77490e2ffbf6558acafec2475bc412&scene=5#rd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