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15日,中山大学辩论队击败新加坡国立大学辩论队,问鼎世界顶级辩论赛——第五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冠军。这是2003年中山大学辩论队夺得国际大专辩论会华裔组冠军后,时隔12年再次拿到世界顶级辩论赛的冠军。中山大学辩论队辩手池也则斩获“最佳辩手”称号。
决赛击败了去年冠军
这支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年轻队伍,在回顾前不久日夜颠倒的决赛周时,依然激情饱满。“对辩论的喜爱近乎狂热。”池也告诉记者,队友都期待在年底举办的另一个世界顶级赛——珠海华语辩论邀请赛中再下一城。
时间回到15日下午1时30分,中山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辩论队站在了第五届世界华语锦标赛的决赛场上。这是他们在决赛周的第6场比赛,每天一场的高强度对决,让队友们处在身体和脑力双重极限——用队友们的话说“极度兴奋,也极度疲惫”。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正方)vs木秀于林,风必助之(反方)”是决赛的辩题,中山大学辩论队抽签抽中反方。面对去年的冠军、“攻击性很强”的新加坡国立大学辩论队,中山大学再次使出“绝招”——用强大的知识积累“碾压”对方,并不时释放“烟雾弹”,迷惑对手;尤其当对方以“孔子困陈蔡”的事例发起攻势时,“历史迷”池也不仅以更翔实的史实直指对方归因错误,还以庄子和惠施一例进行“反扑”,最后如愿夺冠。
决赛周每天只睡6小时
有意思的是,此次比赛的总教练即是200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中大代表队的主力三辩马薇薇。在池也印象中,马薇薇总能快刀斩乱麻,对过度铺陈的论据直接嫌弃“太啰嗦”;因为出差,马薇薇未能到决赛现场助阵,但是在决赛前一天,飞机刚落地的她第一时间联系了队员,并在线上讨论战略,直到凌晨。在过去备战的大半年时间里,为了面对面指导队员,马薇薇都是“贴钱”在两座城市来回飞。
虽然两场冠军赛时隔12年,但是前中大辩论队队员、本次的教练肖力认为中大学子的辩论热情一直没有变化。“有的队友为了训练每天要花2个小时在路上,在训练比赛之外还要保证学业、准备考研,决赛周每天只睡6个小时,但是没有听过谁喊辛苦,他们都是真正地享受辩论之美。”
池也表示:“希望有更多人能够感受到辩论的美感,享受到思辨的乐趣。”
原文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5-04/20/content_7419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