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主打
@袁奇峰规划:东莞是世界工厂,创造那么大的财富,很了不起。但是东莞目前确实面临巨大挑战,不应该只做一些皮毛的东西,而是要动骨子里的东西。现在东莞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改革,一是修地铁,结果东莞选择了修地铁。——6月17日 来自新浪微博
“现在东莞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改革,一是修地铁,结果东莞选择了修地铁”。日前,著名城市规划师袁奇峰在微博上发表言论,谈及自己对目前东莞整体发展的看法,其中一句被奉为“选择体”句式的言论走红,围观网友纷纷以该格式造句,掀起对各地城市的发展取舍看法。
对于“选择体”的走红,袁奇峰本人一笑而过,但省情专家丁力教授则认为此句式说法很形象地阐释了当前发展的矛盾,“走红是可以理解的”。
“选择体”走红引发造句热
6月17日下午,中山大学教授、著名城市规划师袁奇峰在其新浪微博@袁奇峰规划发声,对东莞目前的发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该微博一出便引来了不少网友的转发围观,并有网友提炼出微博中最后那句的选择性句子格式开始造句吐槽身边各个城市。比如实名认证为上海麦塔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荣_规划与玉与禅就造句:“上海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改革,一个是建迪斯尼,结果上海选择了建迪斯尼。”
随后超百名网友纷纷接力以“选择体”造句,覆盖面内容不但从广州造到了合肥,还有从东莞三公经费公开造到了武汉城管下班摆地摊。
袁奇峰:本意是反思发展模式
“发这条微博的初衷是谈及东莞目前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昨日下午,袁奇峰教授告诉南都记者,他前几天到东莞参加研讨会时有感而发,“东莞这座城市被动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从佟星时代开始就提出要主动式发展,但是如何统筹主动发展的问题却没有解决”。
至于为什么要在“选择体”句式中将“改革”和“建地铁”作一个对比选择,他则解释称:“东莞目前发展规避了存量调整,建地铁属于增量发展,而忽视了存量调整,也就是对东莞农村工业化时代的资源挖掘”。
专家解读:选择题困扰东莞
对于“选择体”被网友热捧,熟悉东莞情况的省情专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专家丁力则笑称:“走红可以理解,因为袁奇峰教授说得很形象,并且容易引起共鸣”。据丁力透露,他与袁奇峰几天前一同在东莞参加了市里关于高端装备产业园区的研讨会,对于东莞城市未来的发展有些感触。
“我基本认同袁老师在微博上的这个说法”,在丁力看来,袁奇峰之所以将“改革”和“修地铁”放在一起作选择,是因为东莞城市发展目前面临的实质则是“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修地铁’意指政府靠大手笔投入对经济发展作出的举动。”
丁力还直言:“如果是我选,我也选择‘修地铁’,因为虽然那不是最好选择,但已是东莞目前唯一的选择”,他解释说,改革必定会触动部分阶层的利益,势必将遭遇巨大阻力。同时,在改革蓝图尚未足够清楚的时候,“修地铁”之类的行为,“是用发展来稳定大局,从而留给改革者空间”。
[造句]
@ Ulysses飞:官员们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做政治大事,一个是做民生小事,结果官员们选择了做大事。@孤独漫步人:玉兰撤并,东莞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沟通互动,一个是一意孤行,结果,东莞选择了一意孤行。@洛祁:现在武汉城管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改革,一个是摆地摊,结果武汉城管选择了摆地摊。@宝哥-徐工:广州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改革,一是限牌,结果选择了限制汽车上牌。@林正气:香港目前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改革,一个是大黄鸭,结果香港选择了大黄鸭。@重庆何仁勇:现在我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改革,一个是转发,结果我选择了转发。
[口水]
@ Bonusclub:把投入产出和风险摊开来算,修地铁明显是个理性选择。@东莞闲云野鹤:东莞的城市目标应是拉斯维加斯,一座中国最缺少的城市,有效拉动文化产业的城市。@卡门拉-冯特:一个城市如一个人,所面临做出的选择,也如人的选择:择易而为。@杨保军:这两个不是非此即彼的选项吧?@肖郎平:珠三角交通一体化的确有利于产业格局调整,略微增强和长三角的竞争力,但社会问题处理不好可能导致经济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