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大

【信息时报】中大学生自制手机“观鸟宝典”

稿件来源:信息时报2013-06-20第A23版 作者:邝凝丹 编辑:金凤 发布日期:2013-06-20 阅读量:

中山大学南校区因环境优美,吸引了众多鸟类聚集,一直以来都是不少学生观鸟爱好者的“胜地”。近日,由中大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组成的观鸟宣传团队——“中大翼境”发布了《中山大学鸟类图鉴》(下称《图鉴》),介绍了中大各校区的观鸟点和观鸟常识。该图鉴的安卓版App目前已提供免费下载。

南校区是观鸟胜地

领角鸮、黑枕黄鹂……30多种出没于中大的鸟类,被分门别类、图文并茂地列入了《图鉴》,而每种鸟的分布地点和体貌、行为特征等也都细致地一一标明。随《图鉴》同时发布的“Birdsearch”软件,则可让手机用户随时随地查阅《图鉴》信息。

据《图鉴》介绍,中大南校区古树林立,植被种类繁多,层次丰富,以良好的环境成为每年候鸟迁徙的重要能量补充站点,有记录的鸟类达150多种,是中国观鸟界的“观鸟胜地”之一,更在中国高校观鸟界中排行第一。中大南校区永芳堂北面的康乐园早期建筑群、图书馆北面和东面的小树林、竹园、陈寅恪故居附近等处,因植被覆盖良好,吸引了许多鸟类进食、歇息和繁殖,是最佳观鸟点。

至于中大东校区,大学城西边有大学城湾咀头湿地公园,是广州观察水鸟的好去处。珠海校区则凭依山傍海的独特环境,吸引了多种水鸟长期在此生活与繁殖,也是观鸟的理想之地。

经典鸟种均已收录

据了解,该《图鉴》出自今年成立的“中大翼境”之手。该社团负责人、中大生命科学学院大二学生黄恺驰告诉记者,他们组建的是一个观鸟宣传团队,共有10多名成员,多数成员是学生物专业的,制作《图鉴》用了6个月左右。

黄恺驰称,《图鉴》中的照片多是由中大生科院的鸟类研究专家王英永老师提供的,“如果全部由我们重新去拍摄,一年内也不一定能遇到所有的鸟类!”

黄恺驰还表示,“其实中大的鸟种远不止《图鉴》里那些,但最常见、最典型的鸟种都收录其中了。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完善《图鉴》。”

传播正确观鸟知识

至于制作《图鉴》的初衷,黄恺驰表示,平时有许多校外人士到中大观鸟,希望能向他们传播正确的观鸟知识,保护好鸟类,“不少观鸟者为了能拍到更好的照片,会做出干扰鸟类正常生活的行为”。

例如今年4月,几只猫头鹰在中大南校区驻足时,就出现过观鸟者用LED灯或手电筒照射猫头鹰的情况,把白天闭目养神的猫头鹰都照得睁开了眼睛,“猫头鹰都是白天休息晚上活动的,这样的强光可能导致幼鸟夭折!”一位团队学生告诉记者。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