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见到周亚萍,很难将她与法医联想到一起。她圆圆的脸上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说话轻声细语,举手投足间带着十足的女性的柔美,然而,恰恰是这样一名“弱女子”,在侦查战线上屡建奇功。在广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任职期间,她一次次成功地破解“死亡密码”,让线索浮出水面,让案件真相大白。
这份在外人看来恐惧而艰辛的工作,周亚萍一干就是10年,正是心中的梦想和信念,支撑着她一路走来。周亚萍说,她的梦想有大有小,“一个是个人的职业梦想,要揭开每一宗案件的真相,让犯罪分子在科学证据面前无所遁形;一个是关于中国的梦想,见惯了太多人间悲剧,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珍惜、爱护、善待生命,祥和地生活”。
凭借出色的表现,今年,周亚萍获得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是局里的唯一。
誓言无悔
周亚萍在读书时就在担当着“唯一”的角色。1998年夏天,当时正在紧张备战高考的她,偶然从一份报纸上读到了一篇关于法医的报告文学,顿时她对这个职业充满了神往。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将中山大学法医学系作为高考第一志愿,家人也尊重她的选择。当以优异的成绩被中山大学法医系录取时,她才知道,她是整个班上唯一一个将法医系作为第一志愿的人。
经过5年的大学生活,2003年夏,周亚萍再次面临选择。她的许多同学,由于了解了法医的职业特性,都利用考研、找工作的机会离开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而她却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欣然选择到公安局工作,做一名女法医。在水上分局,周亚萍是唯一的一名女法医。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曾经有人向她泼冷水,觉得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子从事这么恐惧、艰辛的工作,肯定干不久,可她咬牙挺下来了。
在法医岗位上,周亚萍一干就是10年。
不让须眉
水上分局刑事技术大队法医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检验解剖尸体,确定水上尸体的死因是他杀、自杀、还是意外;通过检验,协助查找未知名尸体的尸源。但水中的尸体由于其流动性大、腐败程度高,能够提供的线索十分有限,是医学中公认的难点。周亚萍没有丝毫畏惧情绪,凭借娴熟的技术、扎实的专业功底,成为全市法医中病理、物证一肩挑的业务能手。
周亚萍给自己设定了一条红线:“要保证我经手的每一宗案子都能揭示真相,如果当中隐藏有罪恶,一定要把它揭露出来,不能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2010年7月份,官洲水道上浮起了一具女尸,现场没有任何异常,然而,周亚萍仔细查看之下,发现尸体颈部肌肉有出血现象,且舌骨骨折,说明死者生前颈部遭遇过暴力袭击。经进一步验证,警方最终确认女死者是被人掐晕后抛到水里溺亡的,根据相关线索,警方锁定了嫌疑人,半个月后成功将凶手抓获。
10年间,周亚萍累计参与检验尸体485具,提取各类物证2000余份,送检DNA检材1128宗共1565份,录入未知名尸体信息659宗,协助破获花都2004年强奸案、惠阳2005年强奸案等多起经年悬疑命案。因工作成绩突出,她先后被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广州市百名人民满意基层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荣获个人嘉奖、“羊城公安三八红旗手”各3次。
心中有爱
从警10年,周亚萍已经记不清目睹过多少生命的逝去,听到过多少与亲人永诀的痛哭,但这些并没有让她麻木,反而更增加了她对生命的尊敬。2006年3月,来广州打工的福建青年陈某,因感情问题想不开,纵身一跃跳入珠江。4天后,他的尸体浮出水面,陈某是家中独子,伤心欲绝的父母提出无论如何要见上儿子最后一面。可是陈的尸体在水中浸泡已达4天之久,面目完全变形,陈的父母经受丧子之痛已濒临崩溃边缘。周亚萍亲自陪同他们前往广州市殡仪馆,与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协商,安排运送陈某尸体的车从接待室的窗外经过,父母隔窗而望,见到了儿子最后一面。事后,两位老人给周亚萍送来了“热情服务、为民解忧”的锦旗。
周亚萍的丈夫是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一名民警,和她一样经常要值班、加班。两人无法照顾3岁多的女儿,只能托付给家里的老人。2010年亚运安保开幕式当晚,周亚萍一家三口分散在三个地方,女儿和奶奶在家看电视,丈夫在猎德村内执勤,自己在芳村码头站岗。亚运开幕式保卫任务顺利完成,她回到家已是凌晨1点多,她抑制不住喜悦的心情,给丈夫写了一首打油诗:“君在珠江头,我在珠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见烟花美”。
工作繁忙时,女儿几天都见不到妈妈,她说自己欠家人的很多,但既愧疚又坦然。她相信,女儿长大了一定会理解妈妈,会为妈妈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