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下午,广州超级计算中心揭牌仪式在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东校区举行。同时,先导系统也正式开通运行。3年后,广州超算中心将建成。届时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的计算能力将突破每秒10亿亿次,比目前最快的计算机还要快10多倍。
现场
先导系统已开通运行
在广州超算中心揭牌的同时,广州超算中心先导系统已经率先开通,并坐落在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的图书馆一楼内,占地约200平方米。在先导系统机房,20来个黑色机柜上信号灯不停闪烁,机组发出阵阵的轰鸣声。
据专家介绍,先导系统的作用类似于广州超算中心的“打前站”。 在广州超算中心建设的同时,为先期开拓广州超级计算中心的应用市场,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广州超级计算中心的建设和运行积累经验,广州市政府、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山大学于年初合作筹建适度规模的先导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简称“先导系统”)。
据了解,广州超级计算中心先导系统采用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技术架构,支持CPU和GPU异构融合,整个系统峰值性能达到340万亿次,计算能力目前在国内仅处于天津、济南、深圳和湖南等国家级超算中心之后,位于全国前列。同时,它也是目前我国高校中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从6月起,先导系统将可对外提供相关的高性能计算服务,将重点围绕生物医药、CAE仿真设计和动漫等几个重点领域,开展超算服务。目前,广州超算应用联盟已率先确定了10多个领域方向的用户单位为先导系统的正式用户。
目标
2015年研制成功“天河二号”
广州超级计算中心是广州重点建设的科技一号工程,是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国家创新型城市和智慧广州建设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2011年11月,广东省、广州市、国防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就广州超算中心建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提出由以上四方共建广州超算中心的合作模式。其目标是在2015年底前研制成功“天河二号”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在广州建成世界领先的超级计算中心,并实现对外运营服务。
据国防科技大学专家介绍,“天河二号”的计算能力目标是每秒10亿亿次,将是目前国内最快的天津超级计算机速度的20多倍,是当前世界最快的日本“京”系统的10多倍,届时将成为世界顶级的超级计算机。
2012年3月26日,广州市政府与国防科技大学在广州签署了“天河”二号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研制合作协议。“天河”二号高性能计算机系统面向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工业设计、城市管理、金融、动漫、新能源、新材料、基础研究等重点领域的应用需求,立足广州,辐射全省,服务全国。
释疑
超算中心为何落户中大?
2012年5月16日,广州超算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讨论了中山大学、番禺区和南沙区提出的三个选址方案。对三个选址方案,会议从地理位置、规划条件、建设费用、建设周期、电力保障、高端产业聚集和人才支撑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最终确定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作为广州超算中心的最终选址。
该方案地址位于周边为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害生物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实验动物中心等学院及科研实验室。
同时,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北有广州科学城、国际生物岛,南有国际创新城和南沙新区,教育、科技、人才、高端产业等创新资源集聚和发展腹地优越,最有利于发挥广州超算中心对高端产业和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由此得到评审组的青睐。
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广州超级计算中心的成立,将提供一个协同创新的重大平台。他透露,中大将在全球范围内招聘超算领域的高水平领军人才,并与国内外高校洽谈培养超级计算人才,开展超级计算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