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2022春季会】建立健全“三全育人”长效工作机制 培养“三力”创新型人才

稿件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作者:罗妙琪 编辑:王冬梅 审核:夏瑛 发布日期:2022-08-18 阅读量:

党委学生工作部综合管理办公室 罗妙琪

在2022年春季工作会议上,高松校长作了题为“以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 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大会报告,强调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

培养具备“三力”的创新型人才,这一理念顺应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更加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目标上,更加突出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为未来而学;在模式上,更加关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通过实践和研究学习;在方法上,更加注重引入社会力量,运用大数据、慕课、AI机器人等新兴技术辅助教育教学管理,建设跨时空、全领域、全要素的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具备“三力”的创新型人才,对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蕴含着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基本要求。在时间上,强调“为未知而教,为未来为学”,在空间上,突出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要求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支持。因此,应继续深入推进“三全育人”新格局,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合教育教学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我校已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形成了“大思政”的学生工作格局,接下来,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可持续的一体化育人的协同与长效机制,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制度建构。制度建设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建立健全运行顺畅、保障有力、有效协同的制度体系是推动人才培养理念落实落地的有力保障。要进一步构建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的思政工作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关注学生价值导向、发展取向和需求指向,科学设计,稳步推进,根据学生特点把学生在校期间分成若干阶段,构建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的思想教育模式。要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思想引领与评奖评优、困难生资助、学业辅导、心理辅导、就业创业等相融合,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组织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相互贯通。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精神文化,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达到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二是激发运行动力。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三全育人”的全程参与者、落地落实者和成效反馈者。激发“三全育人”持续运行内生动力的关键在于激发辅导员参与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的动力,解决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和成长性问题,确保动力的全程性和持续性。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素质能力和育人水平,另一方面要选树辅导员先进典型,加大对优秀辅导员激励的力度,发挥优秀辅导员的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加强协同联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推进课堂教学、课外教育、网络教学的相互协同,结合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使全体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方面,重在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等主要育人力量之间的协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全员参与、多方联动、合力育人的体制机制。

文稿终审:党委学生工作部 钟一彪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