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医学部召开学习贯彻学校2023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研讨会

稿件来源:医学部综合管理处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4-14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4月14日电(通讯员梁勇)4月11日上午,医学部学习贯彻学校2023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研讨会在孙逸仙纪念医院北院区举行。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医学部组成单位党政领导及分管研究生教育负责人近40 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科院院士、医学部主任宋尔卫主持。


研讨会现场

与会人员围绕加强医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招生选拔方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提出未来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坚持不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以德为先,生命至上”的理念融入研究生的世界观中,从理想信念、示范课程、楷模榜样等多方面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医学教育不仅培养掌握前沿技术、临床技能的专业人才,还要培养医德高尚、爱党爱国、心怀“国之大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文化为载体、名医事迹为榜样教育学生,探索医师精神与理想信念教育结合的大思政课程模式。

与会人员积极发言

二是要坚持固本拓新,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医学学科可以开展交叉融合的领域众多,要充分发挥中山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加强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加强医科与人文社科、理工科的融合,在医药交叉融合、专利保护转化、大健康管理等领域拓展合作深度,培养学科交叉融合人才。要从更高层次整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学科资源,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凝练科学问题。医学部、各单位研究生教育办公室应服务好单位之间、各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三是要完善招生选拔方式,强化分类培养体系建设。通过不断提升本科及硕士阶段培养质量,吸引校内校外优秀生源。临床医学教育要鼓励学生成为临床科学家,不断扩充研究型医院的人才储备。发挥教学、科研与应用协同作用,进一步厘清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加强学术学位博士生的高阶课程建设,增强分类培养的育人效能。

研讨会现场

四是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落实导师立德树人的首要职责。医学教育不仅传授课本知识,还要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更要培养辨别真伪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育德”和“育才”为着力点,引导导师既做“经师”更做“人师”。要认识到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特点,着力解决年轻导师带教经验不足的问题,激发导师人才培养的使命感。要充分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要完善导师遴选制度,严格把好准入关,建立相对稳定的考核遴选机制。

五是要探索在学部制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准确把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发挥各教学培养单位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临床八年制课程体系设计,改革教学内容,让课程教学反映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国际学术交流,通过联合培养、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授课等方式开拓国际合作模式。统筹好学科交叉平台、跨学科课程等教育资源,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文稿终审:医学部综合管理处 龙波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