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

中国语言文学系召开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学习传达2023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

稿件来源:中国语言文学系 编辑:王冬梅 审核:孙耀斌 发布日期:2023-04-26 阅读量:

中大新闻网广州4月26日电(通讯员江然婷、谢金华)4月15日至16日,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在广东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认真学习传达了学校2023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回顾了中文系近几年人才培养的发展、成绩和存在问题,探讨了中文系在新时期培养引领未来的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思路和举措。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以通专融合为路径,进一步开拓思维、凝聚共识,推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促进中文学科人才培养的新发展。中山大学教务部主任陈省平,研究生院院长陈曾平,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院长覃璇,中文系党政班子成员、教研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本科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委员、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专门委员会委员、党政管理人员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中文系党委书记王琤主持。


中国语言文学系2023年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

中文系党委书记王琤首先进行致辞,他特别感谢了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对本次研讨会的大力支持及热情周到的安排。他回顾了中山大学2023年春季工作会议主要内容,特别是高松校长题为“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全面提升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讲话精神,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聚焦人才培养,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学校的春季秋季工作会议精神,对中文系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规划进行研究和讨论,不断提高中文系人才培养质量。

中文系副主任张均以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为主题进行了专题工作报告。他从中文系本科教学现状、教学改革项目与教学成果奖数据讲起,指出了中文系在教学项目申报、主编教材、一流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如何切实提高中文系教学工作的成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提供教学项目、一流课程等项目申报节点、优秀申报书写作模板供老师们参考;形成教学项目申报的激励机制;以教研室为单位,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教学优势与师资团队情况,有计划地申报教学改革项目与教学成果奖,推出系列优秀教材。同时他结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入思考,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思路,依托强基计划、拔尖计划、大创项目,落实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推进阅读、写作、创新思维训练,通过推介学生优秀成果等方式,促进“人心向学”的学术氛围,培养全面发展、复合型、创造性、能够引领未来的人才。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方面,他介绍了2021、2022级在读年级培养方案修订情况,并建议提高课程挑战度,构建多元、交叉、前沿的课程体系,促进“翻转课堂”、小班教学等课堂教学改革;率先在2023级引入荣誉课程及荣誉学位制度,加强本硕贯通。

中文系副主任范常喜作了题为“强化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专题工作报告。他介绍了中文系研究生教育的特色、招生规模、优秀生源等总体情况,从构建多元交叉的课程体系、研究生培养全程预警管理、加强学风建设等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聚焦育人核心任务,就推动中文系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稳步扎实推进中文系研究生人才培养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出了工作目标、具体举措和建议。他提出要广泛宣传,吸引优秀生源;严把招生关,配优配强研究生导师;建立卓越研究生教育体系,改变“重科研轻课程”的现象,规范核心课程设置,打造精品示范课程,编写遴选优秀教材,创新教学方式;建立研究生教学评价机制和全过程预警分流淘汰机制;狠抓学风建设,对学风问题零容忍;创设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学习互鉴,如博士生学术论坛,承办粤港澳高校中文联盟主办的中国语言岭南书院,组织推荐学生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访学交流等。最大限度开设选修课程,尽全力满足所有学生之需,推动学科交叉。

中文系党委副书记谢金华对中文系2023年学生工作情况作专题报告。她分享了学生工作总体情况、近期学生工作取得的成果、存在的不足和改进路径。她指出中文系全员育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党团班一体化建设正稳步推进,正全面落实五育并举,以德立身、以文化人、以体强魄、以艺润心、以劳育美,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育引领未来的人。同时,还利用学科优势,联合校党委学生工作部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讲座,目前各个校区听讲座学生超1000人,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中文人应有的贡献。狠抓学生骨干队伍和学生社团建设,举办第一届学生骨干读书班,抓关键群体。她指出下一步将与教学科研联动,全力构建中文系十大育人体系,组织开展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网络思政教育和贴心暖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举办更多以思想引领、学业引领、身心健康为导向的第二课堂活动。

各教研室主任汇报本教研室人才培养情况及教学项目申报、教材编写计划,学术委员会委员代表、本委会、研委会进行交流发言。参会老师就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展开了具体而充分的研讨交流,分享了好经验、好做法。

中山大学人文学部副主任、中文系学术委员会委员陈伟武教授发言,他指出教师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天职,首先要扎实做好教书育人本职工作;要重视优秀本科生推免工作,让更多优秀本科生继续深造和成材;教师只有多花时间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建议进一步梳理完善课程体系,按人才培养需求更新课程安排,设置关键课程;建议进一步完善评教督导体制。

交流环节结束后,教务部主任陈省平以“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主题作专题报告。他围绕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培养有“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能够“引领未来”的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工作目标,从“激发主动学习”“规范教学管理”“推动卓越教学”等方面展开,详尽地阐述如何围绕“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十六字人才培养理念做好本科教学工作。他结合老师在交流环节所提出的问题,就院系制订分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如何有效运用学校资源确保教学条件和保证教学运行等方面提供了指导意见。

研究生院院长陈曾平对中文系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充分肯定,指出中文系汇聚众多专家学者研讨人才培养工作的做法一定能够有效推动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上一个台阶。他同时强调传统人文教育能陶冶情操,提升人文情怀,增强文化素养,对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人文学科包容与传承等非定量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我们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和借鉴。

最后,中文系主任彭玉平对研讨会进行总结发言。他首先感谢教务部、研究生院对中文系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视和指导。他指出,人才培养始终是中文系的根本,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本次研讨会高效务实地反思了中文系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研讨如何尽快缩短与顶尖一流高校中文学科的差距。下一步将对会上所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进行梳理与落实,切实抓好中文系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中文系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教材建设及教改项目申报,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在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方面,作出中文人应有的贡献。

通过本次人才培养工作专题研讨会议,中文系再次向广大教师骨干全面深入传达了学校2022年秋季工作会议和2023年春季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院系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责任和光荣使命,有利于全力推动老师们转变工作思路,更全面准确地将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要求贯彻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提振中文系老师们勠力同心、不断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有利于凝聚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围绕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培养有“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能够“引领未来”的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工作目标而不懈奋斗。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文稿终审:中国语言文学系 王琤

中大新闻
新闻投稿